日本

日本天皇
2021-11-04 10:32:01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德仁天皇一共126代。

  简介

  日本天皇名称最早文字记载是公元689年日本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而中国开始称日本元首为天皇约是在同治年间。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朝换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量神话色彩,难以断定古代天皇真实性。从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开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日本自1185年镰仓幕府建立至1867年大政奉还,天皇权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昭和天皇指挥策划相继发动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侵略战争,给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以巨大深重的灾难。

  二战后期日本以无条件投降为条件,使天皇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保留了下来。1946年,美国迫使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其人间“神”的地位,承认其不再具有神性,但是日本人民的心里还是认为天皇是神。依照《日本国宪法》,天皇如今主要职责为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日本皇室家徽为“十六瓣八重表菊纹”。

  现任日本天皇是德仁。

image.png

  名称由来

  日本天皇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天武天皇制定的689年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

  在西元第一至三世纪,日本小邦林立,各个小邦的君主称“王”或“君”,约到西元第四、五世纪诸邦形成联盟,首府设在大和地方,联盟的首领改称为“大王”或“大君”,甚至称“治天下大王”。大约七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十七条宪法,始有“天皇”一词。

  中国称日本元首为天皇大约是在清末的同治时期。在日本的历史上,出现天皇的称号以后,还曾有天皇和皇帝的称号并用的情况。这种两个称号并用的天皇有43代元明、45代圣武(追谥)、46代孝谦、50代桓武。推古天皇时,摄政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第二次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到了近代的明治元年(1868年)后,日本致外国首脑信件、国际条约批准书、宣战诏书使用的都还是皇帝称号。1936年推行大东亚共荣圈统治后,对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称号了。民间过往亦称天皇为“君上”或“大君”。

  古代天皇

  最早的日本神话书籍《古事记》称,日本天皇乃是日本神话中的太阳神天照大神之后裔,成为日本君权神授的依据。旧时的日本史书一直宣称天皇是“万世一系”的,即所有天皇都来自同一家族,日本历史上,皇室从来没有出现过家族更迭。

  事实上,中古时期的日本小国林立,最后由位于本州岛中部(奈良)的大和朝廷实现统一,大和也就成了日本的别称。大和朝廷成立前出现过多次王位的争夺,或许也改易过多个朝代。然而当时的历史纪录靠口头背诵神话的史官,而没有可以证明的文字史料留下,是以无由查证。仅有中国历史学家陈寿《三国志》的东夷传倭人条可做参考。日本是在律令制开始后才有天皇一名。

  在《日本国史略》中有“自天照皇太神创业垂统,而神武天皇初都中国、一统天下,历正天皇正统一系,亘万世而不革。天下即一人之天下。

  自公元6世纪大和国征服本州和九州岛的大部分地区后,天皇的权力达到顶峰。但天皇作为日本实际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从10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政权被权贵门阀把持;有些天皇甚至负气禅让,自称上皇,在江湖之中实施院政;或者剃发出家,自称法皇,在伽蓝之中掌控大权。12世纪以后政权几乎都是军事政权,被幕府将军或者僭称公卿的武家阶层掌控,经历了平氏政权、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织丰政权、江户幕府。

  天皇的政治权力被架空长达千年。直至1867年明治天皇登基后,江户幕府迫于时局下将政权交还朝廷,天皇才重新掌握政治权力。

  在明治天皇的主导下,日本引进欧陆国家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

  另一方面,当时的日本政府将神道信仰发展成近乎国教地位的“国家神道(日语:国家神道)”,由于天皇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天照大神后裔,因此天皇被神格化尊为“现人神(日语:現人神)”,是以人的型态存在于现世的神。

  近代天皇

  二战后,日本被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占领,并在军政统治下建立议会民主制;同盟国原计划废除天皇制度,但为了稳定局势,允许天皇做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即“象征天皇制”。1946年,昭和天皇在同盟国占领当局的主导下发表了《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非神。

  依照《日本国宪法》,现今日本天皇的主要职责是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的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

  天皇的三神器

  三神器包括:

  八咫镜:一柄镜子,现在供奉于三重县伊势市的伊势神宫。

  天丛云剑:又名“草薙剑”,源于创世神话中素盏呜尊的宝剑,他斩杀“八岐大蛇”后从其尾部取得。现在供奉于名古屋市热田区的热田神宫。

  八尺琼勾玉:又称“八阪琼曲玉”,一颗尖辣椒形状的玉坠。现在供奉于东京的皇居。

  神话中天丛云剑是素盏呜尊(太阳神——天照大神之弟)斩杀八岐大蛇而得。关于此剑后来的下落,有一说指出1185年日本两大武士集团平氏和源氏在坛之浦海域决战,源氏获胜,而平氏所立的安德天皇带着此剑葬身海底,另有一说指出大和武尊带着此剑在海底长眠。今日热田神宫所供之剑是否为传说中的宝剑,实已不得而知。至于八咫镜以及八尺琼勾玉都在日本“记纪神话”(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和天照大神有关故事的部分中被提及。名称中的“八咫”与“八尺”原先只是在形容这两者的尺寸相当大(有人说八尺是周朝尺寸),后来就变为这两种神器的专属名称。

  三神器在日本历史上通常是上任天皇传给下任天皇。偶尔也有通过各种手段争夺的时候,如南北朝时期,北朝后小松天皇用下任天皇继承权做交换,诱骗南朝后龟山天皇交出所保有的三神器,南朝天皇在交出三神器后退位,但皇统最后却由后小松天皇的儿子继承,到此日本南北朝的分裂合而为一。

  中国记载

  唐代以后,中国人按照日本人的自称,逐渐以日本一词取代倭作为对日本国的官方称呼。中国一直以日本国王来称呼和册封日本的执政者。一直到宋朝之时,太宗对日本颇有好意,以至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元托克托《宋史》等文献,正式将“天皇”一辞写入正史。明朝、清朝又再次使用日本国王来称呼和册封日本执政者。直到近现代,才使用“天皇”一词。

image.png

  明治天皇除了以睦仁之名署名外、亦盖上了“天皇御玺”的印章(御名御玺)。

  国家的象征

  现代的日本天皇并没有什么实权,主要是为了保留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人也对此有很大的兴趣,能够增加旅游的收入日本这个国家有点意思,天皇基本上都是被架空的,可以说是臣民的精神领袖。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实际掌握实权的就是和天皇家有姻亲关系的那几大家族,源氏、平氏、藤原氏、北条氏等,源氏、平氏、藤原氏都是天皇家直系亲属,都是赐的姓氏。平安时代末期,经过源平合战,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就在相模小田园附近。北条时政—源赖朝的老丈人,当时是源赖朝手下的大将,他利用女儿北条政子和源氏结成了姻亲。后来源氏灭平氏,在源赖朝死后北条时政便以执政形式控制了将军家的权利,最后干脆杀了源赖朝的儿子源实朝,根本上废掉了将军这个职位。但是以后的镰仓将军仍称执权不称将军,因为有规定只有源氏才能当将军。

  日本天皇必须制定下属提供的宪法,不能给出自己的意见。有国家保障生命,享受比下属高级待遇和尊严,在日常内可以有欲望,表面清闲像神圣信仰有格调式,日常以外或许没那么有格调,但超出宪法的想法自己不能跟任何人开口,也没有投票权。

  镰仓时代的足利氏就是北条家的战刀,北条家指向哪里,足利家就要打到哪里。公元1331年,元弘之乱爆发,幕府派足利高氏带兵西上,高氏预感到夺取天下的机会来了,足利氏也要从北条氏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公元1333年,足利高氏在丹波桑田郡筱村八幡宫倒戈,换上代表着源氏荣耀的白色战旗,回师京都,一举消灭了幕府的六波罗探题北条时益与北条仲时。一系列的转战,镰仓幕府灭亡,足利高氏成为建武政权创立的第一功臣,官居参议,武藏守,后醍醐天皇赐给高氏一字,从此,足利高氏改名足利尊氏,迎来了足利将军家的室町时代。

  地位

  日本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权限、国事行为的委任

  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天皇可根据法律规定,对其国事行为进行委任;

  日本天皇摄政: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设置摄政时,摄政以天皇的名义行使有关国事的行为,在此场合准用前条第一项之规定。

  皇位继承

  皇位世袭制,根据国会议决的皇室典范的规定继承。

  权利

  任命权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

  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国事行为

  日本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召集国会;

  解散众议院;

  公告举行国会议员的选举;

  认证国务大臣和法律规定其他官吏的任免、全权证书以及大使、公使的国书;

  认证大赦、特赦、减刑、免除执行刑罚以及恢复权利;

  授予荣誉称号;

  认证批准书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外交文书;

  接受外国大使及公使;

  举行仪式;

  皇室财产授赠;

  授予皇室财产,皇室承受或赐予财产,均须根据国会的决议。

  皇宫

  天皇的皇宫坐落于首都东京都千代田区上的皇居(The Imperial Palace);此外,天皇在行政中心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有有一座名为京都御所的行宫,这两个地方通常作为天皇的宫殿。

  节日

  每年天皇的生日,称之为天长节。是日本国的官方诞辰纪念日。全国公共假日。来源于中国的唐朝,最初用于唐玄宗的生日,天宝年间改名为“天长节”。后流传到日本。随着时代的不同庆祝天皇诞生的日子也会随着不同。

  制度区别

  权利分散性

  通常的君主专制政体都是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产生的,不能自身完成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天皇制是自身完成国家统一,并且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依然存在。

  适应性

  天皇制对资本主义表现出异常的适应性。

  被崇拜性

  君主制中的君主是作为一个人参与政治,天皇制中的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作为神统治日本。

  皇室是天皇和皇族的统称。皇族包括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亲王、亲王妃、内亲王、王、王妃、女王。皇室中无姓氏,天皇赐予皇室人员“宫”的称号。明治宪法时,皇室成员与一般臣民不同,不登记户口,也不受国家法律的制约,只受到皇室令的约束。二战后的新宪法规定,除继承皇位即摄政资格外,无任何政治特权。而且规定皇室成员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皇位由皇族血统的男子继承,如天皇长子、长孙以及长子的子孙、天皇次子及其子孙、天皇兄弟及其子孙、天皇伯父、叔父及其子孙等。天皇驾崩之时,皇嗣(应该继承皇位的第一个人)立即继位,天皇及其皇族不许收要养子。

  姓氏

  官方解释

  日本官方说法:日本天皇没有姓氏,没有户籍。

  日本皇室采用宫号(尊称)+名字的方式。比如日本天皇的女儿被称为”敬宫爱子内亲王”:敬宫是宫号,爱子是名字,内亲王(公主)是爵位.他的父亲叫“浩宫德仁”。浩宫是宫号德仁是名字.上一任天皇名字是“继宫明仁”继宫是宫号明仁是名字。

  日本女性皇族成员出嫁后改为夫家姓氏。

  现实状况

  尽管皇族没有姓,但历史上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家族还是有姓氏的。如:橘。如:日本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里:天皇把他的私生子降为平民,赐姓源。

  像“源”、“平”、“橘”,这三大姓就是历史上皇室后代降为臣籍的赐姓,它们和藤原氏现并称日本四大姓。

  但《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特例

  源氏是日本一个著名的氏族,它是天皇臣籍降下的姓氏之一,通常是下赐给被降为臣籍的皇子皇女,最著名的其一个分支为清和源氏。源氏活跃于奈良时代王平安时代。第一代的源氏是嵯峨天皇的子孙,后来渐渐成为了日本全国各地驻留的武士。清和天皇的清和源氏更是成为了源氏系谱中最有名,源平合战讨伐平氏的将领源义经、源赖朝等非常活跃,源赖朝更成为了镰仓幕府的将军。其他的分支有村上源氏、仁明源氏、阳成源氏、宇多源氏、花山源氏、后白河源氏、后嵯峨源氏及正亲町源氏等。平安时代以后,很多源氏的人物开始成为守护大名而取苗字。所以非要给一个姓氏的话,应该是源。

  如今为了突出天皇与普通日本人的区别故称,所以天皇没有姓氏。

  变革

  圣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说,编排了“皇纪”。推古九年正好是辛酉年,也是圣德太子在斑鸠宫推行改革的年份。辛酉年每60年出现一次,亦称一轮。按道教的说法,每一轮辛酉年是发生变革之年。而第21轮的辛酉年则是发生彻底的大变革之年。于是,圣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为起点再往上推第21轮的辛酉年为日本建国之年。规定该年的阴历一月一日为神武天皇登极之日(阳历为2月21日)。按照这种推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纪2649年。结果把皇统向前多推算了大约一千年。在这一千年的空白中人为地安插了32位虚构的天皇。圣德太子按照这种逻辑编修了日本史。后人便加以延用至今。

  大和国(日本)君主的正式称呼原本是“大王(たいしょう)”(治天下大王)。故中国南朝的正史中称五位遣使朝贡的倭国君主为倭王,史称倭五王(赞、珍、济、兴、武)。隋炀帝时,大和的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不过,《隋书》对此类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实际上,《隋书》所记录的国书为小野妹子所带去的那份。‘日本书纪’中所记下的国书则为第二份。在寒暄辞的大意重复。又,小野妹子虽弄丢了中国所回信的国书,却没有受罚。有学者认为依当时外交情况,两方大使皆有对国书与纪录进行篡改以达到两国之妥协点。否则日本用天皇一辞,中国不可能接受其国书。反之,如中国对日本采用对下关系的写法,日本也不会接受。按‘日本书纪’,来日大使裴世清重拟的国书写作“皇帝问倭皇。”是即大使篡改国书以符合两国底限。‘圣德太子传历’称“天子赐诸侯王书式也。然皇帝之字,天下一耳。而用倭皇字,彼有其礼。”可为佐证。)应当是其后的日本书纪依大宝令规定,将“大王”、“大君”、“皇尊”等名词一律更正为“天皇”所致。“天皇”在中国道教中,表示北极星。

  退位评价

  名古屋大学皇室研究专家河西秀哉指出,平成时代的明仁天皇时刻关注国民的冷暖安危,乃是自古以来天皇制的悠久传统,也是战后民主主义时代躬身践行天皇“象征”作用的职责所在。明仁天皇颇得人心,成为如宪法所载的国家融合的象征。名古屋大学历史学家川西英表示,在日本吸引更多游客、向移民开放之际,首位战后出生,曾在牛津大学接受教育、对节水事业充满热情的德仁天皇,有望为日本带来更加全球化的视野。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