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琛主教座堂,基督教建筑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地点在德国亚琛,公元786年开始动工,到公元805年建成,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
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时在亚琛建立了欧洲中心--第二罗马帝国,并在这里建立他的皇宫,其中包括行宫教堂(玛丽亚教堂),也就是现在的亚琛主教座堂的主要建筑物中心。当查理大帝在公元814年过世时,这个教堂变成了埋葬查理曼的地方。从公元936年奥托一世在此教堂加冕起,之后的六百年,亚琛主教座堂具备完整的加冕史。这里所保存的文物,如四大圣坛,就是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朝圣的所在。主教座堂的型态已经维持了1200年。皇帝、国王、朝圣者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装潢及宝物。他所代表的卡洛林式建筑,到今日欧洲仍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文化纪念物。1978年登录为德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
很少有行宫教堂如亚琛主教座堂这样有名。公元786年—787年间,教宗阿德理安(Hadrian)授权于查理大帝,将意大利的大理石运到亚琛。公元798教堂里昂贵的柱列立起。公元805年在教宗雷奥三世(Leo III.)的宣布下落成。西面建筑物有着最原来的主要入口大厅,在上层楼的皇帝包厢,一对旋转楼梯塔,及两层楼十六角形规模的巨大穹隆建筑等,这些至今仍存留着。接近这栋无价的建筑物,他的大厅柱列,青铜格櫺与青铜大门,显示卡洛林时期工坊创意与高水准艺术。
唱诗班席于1410年建成,为哥特式建筑风格。
查理大帝的墓
查理大帝于公元814年1月28日驾崩,埋葬在他的玛丽亚教堂(亚琛主教座堂),因此行宫教堂成为皇帝的埋葬地。皇帝腓特烈一世以神圣之名,将查理大帝的骨头搬至皇帝神龛。因此埋葬的石棺放置于今日的教堂宝物室,神龛置于今日平面多边形哥特式唱诗厅中间。
罗马-德意志君主加冕教堂
奥托一世于公元936年选择亚琛为他的加冕地,此后的六百年都是亚琛的加冕史,约有三十个国王在此加冕。教堂中的加冕宝座为卡洛林形式:由昂贵的大理石片所组成。现亚琛市政厅建筑物上的石像列示当时加冕的国王石像。
具意义的朝圣教堂
在哥特式建筑时期,亚琛的玛丽亚教堂为具代表性的朝圣地。自1439年起,每隔7年都有来自欧洲特别是匈牙利的天主教徒前来朝圣。圆顶与西正面尖塔之间的天桥,每7年对东欧来的朝圣团开放一次。
亚琛主教座堂的构筑,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传说。
据说在查理大帝过世后,教堂仍未建完,但亚琛的居民希望能够将教堂完成,但苦无经费,因此决定跟魔鬼作交易。魔鬼答应借钱给亚琛人,但也开出条件,需要第一个进教堂的人的心脏。
亚琛人拿到钱后,不想害居民,因此想到一个方法,抓一只狼放进教堂,让魔鬼上当。后来魔鬼进教堂把狼的心脏抓出来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非常生气地匆匆离开教堂,结果手指被夹在门上。
因此进入亚琛主教座堂的大厅会看到狼的与狼的心脏的铜像,并在亚琛主教座堂的大门上可以摸到恶魔的手指。
后来魔鬼想报仇,扛了一堆大包沙,打算把亚琛给淹了,但来到亚琛的路上却迷路,因此只好问当地一位老农妇。 老农妇一眼就看出这是魔鬼的乔装,便骗魔鬼说亚琛还很远很远,无法到达。 魔鬼这次又被耍了,生气地把手上那包沙丢下便离开。后来那包沙成了现在的卢斯山(Lousberg)。 在卢斯山可以看到魔鬼与老农妇的铜像。 亚琛人说的lous,也可以是小聪明之意。
图片画廊
座堂外广场
镶嵌画
查理大帝的王座
圣母玛利亚的圣物箱(含有圣母的外衣、圣婴襁褓小衣、洗者若翰被斩首时的衣服、基督的缠腰布) (1238)
查理大帝的遗骨匣 (1215)
洛尔泰十字(约于 1000)
匈牙利小堂
座堂南角
座堂尖顶
1900年,亚琛主教座堂
参考文献
胡允桓,邱秋娟,《世界遗产之旅——上帝圣殿》,2005,中国旅游出版社,ISBN 7-5032-2481-9
扩展阅读
Franz Borck: Das Heiligthum zu Aachen. Kurzgefaßte Angabe und Abbildung sämtlicher „großen und kleinen Reliquien“ des ehemaligen Krönungs-Münsters, sowie der vorzüglichsten Kunstschätze daselbst . Köln, Neuß 1867.
Leo Hugot: Der Westbau des Aachener Domes. In: Aachener Kunstblätter. 24/25 (1962/63), pp. 108–126.
Wolfgang Braunfels: Die Welt der Karolinger und ihre Kunst. München 1968. (ab 1984: ISBN 3-7667-0012-X)
Ludwig Falkenstein: Karl der Große und die Entstehung des Aachener Marienstiftes. Paderborn 1981, ISBN 3-506-73253-6.
Hans Belting: Das Aachener Münster im 19. Jahrhundert. Zur ersten Krise des Denkmal-Konzeptes. In: Wallraf-Richartz-Jahrbuch. Bd. 45, 1984, pp. 257–290.
Herta Lepie (Text); Ann Münchow (Foto): Die Domschatzkammer zu Aachen. Aachen 1986.
Leo Hugot: Der Dom zu Aachen. Ein Wegweiser. Aachen 1986, ISBN 3-920284-23-2.
Ernst Günther Grimme: Der Dom zu Aachen. Architektur und Ausstattung. Einhard-Verlag, Aachen 1994, ISBN 3-920284-87-9.
Herta Lepie, Georg Minkenberg: Die Schatzkammer des Aachener Domes . Aachen 1995, ISBN 3-923773-16-1.
Georg Minkenberg: Führer durch den Dom zu Aachen. In memoriamErich Stephany. Aachen 1995, ISBN 3-9804836-0-6.
Günther Binding: Deutsche Königspfalzen von Karl dem Großen bis Friedrich II. (765–1240) . Wiss.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1996, ISBN 3-89678-016-6.
P. J. Wynands: Der Dom zu Aachen. Ein Rundgang. Insel-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 Leipzig 2000 (Insel-Bücherei1205), ISBN 3-458-19205-0.
Walter Maas, Pit Siebigs: Der Aachener Dom. Köln 2001, ISBN 3-7743-0325-8.
Ernst Günther Grimme: Der goldene Dom der Ottonen . Einhard-Verlag, Aachen 2001, ISBN 3-930701-90-1.
Gisbert Knopp, Ulrike Heckner: Die gotische Chorhalle des Aachener Doms. Baugeschichte - Bauforschung -Sanierung . Petersberg, 2002, ISBN 3-935590-38-5.
Hans-Karl Siebigs: Der Zentralbau des Domes zu Aachen: Unerforschtes und Ungewisses . Worms 2004, ISBN 3-88462-195-5.
Andreas Herrmann (Fotos), Anne Heermann (Text): Der Aachener Dom. Bilder Pictures Images , Einhard, Aachen 2009, ISBN 978-3-936342-765.
Manfred Groten, Georg Mölich (Hrsg.), Gisela Muschiol (Hrsg.), Joachim Oepen (Hrsg.), Wolfgang Rosen (Redaktion): Nordrheinisches Klosterbuch - Lexikon der Stifte und Klöster bis 1815. Teil 1: Aachen bis Düren . Verlag Franz Schmitt, Siegburg 2009, ISBN 978-3-87710-453-8. (Ausschnitt zum Marienstift von Peter Offergeld:online(PDF)).
Hans Jürgen Roth: Ein Abbild des Himmels. Der Aachener Dom - Liturgie, Bibel, Kunst , Thouet, Aachen 2011.
Helmut Maintz: Sanierung Mosaiken, Marmorverkleidung und Fußböden im Zentralbau des Aachener Doms . Schriftenreihe Karlsverein-Dombauverein, Heft 14, Thouet, Aachen 2012.
Walter Maas, Pit Siebigs: Der Aachener Dom. Schnell & Steiner, Regensburg 2012, ISBN 978-3-7954-2445-9.
Andrea Pufke u. a. (Hrsg.): Die karolingische Pfalzkapelle in Aachen. Material - Bautechnik - Restaurierung. Werner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Worms 2012, ISBN 978-3-88462-325-1.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q详情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制体系以三公九卿为核心,详情
在唐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中唐时期的大历年间(766—779年)孕育出了一群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以详情
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燕昭王姬职的即位堪称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转折。作为燕易王之孙、燕王哙之子详情
在中国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戚继光与邓子龙作为抗击外敌的杰出将领,分别在东南沿海与西南边疆、详情
在北齐王朝的权力漩涡中,武成帝高湛与河间王高孝琬的叔侄对决,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触目惊心的皇室相残案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宣太后与芈月这两个名字常被并置提及,二者是否为同一人?这一疑问不仅困扰着详情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下,暗涌着无数人性之恶。这些恶人以背叛、残暴、贪婪等丑恶行径,在历史详情
战国时代,赵国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赵雍以胡服骑射改革闻名于世,他北击林胡、楼烦,吞灭中山国,拓地千详情
根据《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及权威历史研究资料,袁基(字士纪)作为东汉末年汝南袁氏的嫡长子,其详情
1203年的草原春寒料峭,克烈部大帐内,60岁的王汗攥着金错刀,刀柄上的红宝石映出他铁青的脸色。详情
在杨家将的传奇叙事中,马赛英以"罗刹女"之名与"九股练索"详情
在明朝正德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瑾曾以立皇帝之姿搅动风云,其权势之盛令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然而,这位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锐字常被赋予锐意进取、敏锐果敢的内涵。北宋名相章得象与当代保险科技企业家方锐详情
在欧洲艺术史的长河中,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约1266—1337详情
在南北朝的文学星空中,王僧孺(465—522)以诗文清丽、骈散兼工著称,其作品不仅承载着六朝文人详情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其历史发展与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息息相关。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到明朝撤离安南,越南详情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服饰体系呈现出独特的民族融合特征。蒙古族详情
公元622年春,河北南部洺水河畔爆发了一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决战。秦王李世民与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黑闼在详情
在明朝科举史上,黄观以连中三元的壮举成为传奇人物,而他的籍贯归属与人生轨迹,更与池州贵池这片土地详情
在唐朝的宫廷画卷中,唐玄宗李隆基的29位女儿犹如繁星点缀,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永穆公主、万春公主与详情
在中国音乐史与政治史上,师旷是一个兼具传奇色彩与历史厚重感的名字。这位春秋时期晋国的宫廷乐师,以详情
在华夏文明起源的宏大叙事中,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犹如两枚关键拼图,共同构建起炎黄部落联盟的崛起图景详情
公元前273年,战国中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的战场上,一场改变战国格局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征伐,战火纷飞。而最终打破这一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对抗。这场战役虽以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武侠文化的语境中,实力往往与武功修为、江湖地位、智谋韬略紧密相连,而当我们将虚构角色殷野王与现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