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马关条约内容-马关条约签订时间
2021-11-03 14:09:01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一、《马关条约》签署的背景

image.png

  《马关条约》签字场景

  日本在明治时期进行现代化改革后,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拓展市场,日本国内市场的狭小,使得它把眼光放大到朝鲜与中国。日本在1876年与朝鲜签订的《江华条约》开始,旧本势力进入朝鲜,打破了中国与朝鮮鲜长久以来的宗主国和邦联国关系,同时日本又一次强迫中国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这个专条确定了朝鲜与中国之间的平等地位,这种不断的挑衅行为使得日本扩大了对中国备战的野心。

  借助发生在1894年春季的东学党起义,日本在中国派兵支援朝鲜政府时,突然日本政府以保护海外侨民为目的,直接进入朝鲜,并对中国北洋水师进行突袭,挑起中日之间的战争,这也被称为甲午海战,战争分为二条线展开,条是陆站一条是海战陆战的进攻,是从朝鮮打到沈阳,占领了我国关外大量土地,另一条在黄海占领了北洋水师的总部威海,基本控制了山东半岛。清政府无能又缺乏战争精神,一味只为求和,指使直隶总督李鸿章洋务运动的权臣,到日本与日本代表总理伊藤博文在马关这个地方进行议和。

  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要求议和的前提是双方先停战,但日本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迫使李鸿章放弃了停战要求,在接下几日会晤中,李鸿章在回大使馆的过程中被日本人刺伤,由于害怕来自国际其它国家的介入,日本主动宣布停战,担即使停战也只是在有限范围内,对台湾的攻占军事活动却一直未有停止,日本方面提出的较为苛刻的条件,并不允许中方讨价还价,最后在日本的一再军事危险下,清政府同意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丧失国体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

  1.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

  2.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3.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4.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5.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image.png

  《马关条约》签字场景

  《马关条约》后续,由于其他各国列强的强烈干预,日本只能又将辽东半岛退给中国,同时中国赔偿支付白银三千万两给日本。这个条约的签订是有史以来与国外签订的最为不平等的条件,使日本获得的大量不菲的经济资本,促使日本有更大的野心埋下了伏笔,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台湾的割让,加重了台湾地区的殖民程度,某种意义上影响到了今天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的关系,台海问题也一直有着日本人的影子闪现。

  同时日本对华战争的胜利,对满清的封建统治产生的极大损害,其统治的合法性受到极大质疑,对瓦解满清半封建统治起到了催化作用。

image.png

  《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引发中国社会极大变动

  马关条约的签订应该来说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的进程,对当时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产生了阻碍作用,在发生签署合约之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开始出现严重的分化。

  (一)是统治阶层中的分裂

  满清政府中有些主战派的官员强烈反对停战,鼓励继续对抗,以康有为最为代表,康有为上书给光绪要求继续抵抗并迁都,以免影响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二)是民间组织的分裂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间团体早期支持康有为的抗战行为,希望得到国家重用,在中后期发现满清的统治根本不是以中华民族发展的利益为重以后,也并非真正会改变封建统治,积极救亡图存,于是开始试图通过军事颠覆这样的方式来取代满清政府的统治,但这种军事政变是以割让东北关外沈阳等地获得日本军事援助为前提,日本参与国内权力的内斗,一方面松动动摇了中国的封建统治,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进程,也为后期日本侵华战争提供了备战基地。

  (三)《马关条约》加深了对台湾殖民统治

  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台湾地区的反抗力量并没有减弱,在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前10年时间中,台湾人民的抵抗一直此起彼伏,反抗不断,在这期间日本采用了武官高压统治的军事政策,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在这个伪法令的支持下,大约有10万台湾义士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之下,甚至日本采用诱降的形式集体屠杀大量的俘虏。除了采用警察和陆军部队外,日本帝国主义还动用空军力量,并使用机枪大炮、甚至毒气来对台湾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使用雾社的泰雅族人被灭绝。

  在此后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政策以来,在法律、经济、政治等方面对台湾人民都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留下了日本殖民方式的伤痕。在民族文化上,日本取消台湾人使用汉字和传统的祭祀习俗,强迫台湾人民移风易俗,强迫使用日语,取日本的姓名,并开设殖民教学,祭祀天照大神,同时大量掠夺台湾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迫使得台湾经济难以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这一系列的政策割裂了台湾人民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造成了对中华文化的离心力。

  三、《马关条约》一定程度刺激民族资本经济发展

  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殖民化进程,但也一定程度减轻了满清半封建的统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些好处在于:

  (一)是推进了运输的现代化

  各国列强在中国为了获得更多资源和输出资本,加强对过剩产品输出以及廉价原材料的掠夺,建立了大量的现代化的运输设施,特别是铁路建设改变了原始落后的牲畜运输模式,把经济延伸到内陆地区,活跃了当地经济增强了当时商品市场的活力。

  (二)是新科学技术的引进

  各国列强在中国建立各种新型的工厂如巨型船坞、发电厂、电车以及纺织、面粉、卷烟、碾米等新型企业,这些新型企业的建立过程,在这些新兴企业建立和生产过程中,都引进了国外先进工业技术,客观上启蒙了一些中国的民间资本家的思维,争相来模仿这些先进的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国内资本家从海外引入了全套机器磨粉设备,又开设了很多米厂。在1895年后之间,我国在大兴商业的过程中,全国新型设备的面粉厂已经达到了15家,榨油厂有18家,造纸厂有14家,棉纺厂有19家,卷烟厂以有20家,火柴厂有26家,水电厂有46家,与此相关连的水电公用事业单位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等地普遍兴建起来。大型重化工业经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建立起了机械化的大型企业,包括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和汉阳铁厂组龙的汉冶萍联合企业。

  另外,随着国际资本在《马关条约》签署后进入中国,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商业性的服务组织也有了很大发展,例如国外在中国的销售商店从以前的6家增加到了29家之多,除此来自美国的加工的石油和煤炭类的洋行贸易公司也越来越多。

  (三)促使农村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国外资本对中国农业原材料大量需求和低价收购,也在一定程度刺激了中国当时农业化的发展,例如在甲午战争以后,农业的产值到1910年已经达到23196万元,并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农业商品区,如江苏、湖北、山东成为主要产棉区,福建、安徽、江西成为主要产茶区,浙江、江苏、四川成为蚕桑区,东北、扬子江沿岸各省成为大豆产区等等。江苏通海垦牧股份有限公司,这类公司到20世纪初增加到90多个。这有利于瓦解传统的小农经济,加速了半封建性质社会的变革。总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农村商品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在中国由于2000多年受封建专制的统治,把中国经济封闭起来,既保今又落后,如果不是遭受外力影响,至今还难以步入商品化经济时代。但也要看到这种外国资本的进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动影响较大,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国家大变革的主要刺激因素,一方面我国丧失了大量的廉价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又使得满清王朝变的十分不稳定。这种背景下,也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国人面临亡国的危机感,很多仁人志士开始为国运而奋斗,有的从政治上入手有的从经济上进行民间建设,也促使了满清政府放松经济政策,打破了洋务运动的政府垄断,让民族资本能参与到经济中来,最终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应该说,马关条约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得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摇摇欲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惰性使得中国没有办法迅速转化到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来,但它的危害更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化的统治,包括今天的东北、台湾问题正是日本殖民化的影响不良后果。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