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王守仁生平简介-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2021-10-29 10:23:02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在说王阳明之前,我们假想一下,自己并不是在现代的中国,而是回到五百年前。那时,朱子学是儒学正统,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读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答案。当时的士子们和今天的考生一样,废寝忘食地读书,以求高中。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教材是四书五经。好,我们继续在这个背景下讲故事。

image.png

  王阳明讲学

  一、王阳明其人

  1. 立志做圣人

  王阳明12岁的时候,一天在课堂上他问塾师:“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事?”塾师说,像你父亲那样高中状元,就是人间的第一等事啊。王阳明不同意,说读书做圣人才是第一等事。

  纵观王阳明此后的一生,无论是离家出走去边关考察,还是后来剿灭匪患平定叛乱,他都是在努力追寻心中的圣人之道。在求圣这条路上,他遇到的第一个关口便是格竹子。

  2. 格竹子

  1489年,18岁的王阳明拜访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朱子版的格物说,并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这给了王阳明极大的自信。这里对朱子的格物说做下简单介绍。

  现在换下脑筋,我们开始进入哲学的语境。一般讲到哲学,都避不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同时,这个抽象的、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又呈现在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之中,理无处不在。但在这些具体事物中的理和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并不是一回事儿。用朱熹的话来讲,前者是“分殊之理”,后者是“一本之理”,分殊之理统一于一本之理。

  既然世界按照如此方式运转,那人的终极价值就是去探究作为最高原则的一本之理。具体要怎么做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能够豁然贯通,体悟到一本之理,从而进入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个修炼方法对年轻的王阳明极具诱惑,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开始格起了竹子。按照朱熹的意思,一草一木皆涵至理,那竹子里面肯定也有。于是王阳明就日夜盯着竹子看,想把竹子的道理搞明白。就这么看了七天之后,王阳明眼前出现幻觉,人也病倒了。于是,王阳明感慨做圣人是需要天赋的,自己没有这个能耐。但他是个聪明人,随即对朱熹学说的怀疑也产生了:格一个竹子都这么困难,更何况全天下的事事物物?

  在这之后,王阳明放弃了修习朱子学,沉迷于文学、兵法、养生术等,度过了一段思想的混乱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在27岁,王阳明偶然间读到朱熹的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忽有所悟,觉得自己虽然多方涉猎,但并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儒学,致使收获不大。于是他开始按照朱熹的教导,循序渐进,认真读书。

  与此同时,经历过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后,28岁的王阳明终于高中进士,进入官场。

  3. 结交湛若水

  初涉官场的王阳明一开始挺顺利,可以想象工作也不是很忙。闲暇之余,王阳明的学习热情又被激发出了,晚间一定挑灯夜读,不是看程朱理学,而是五经、先秦和两汉的学说。

  随着学问和阅历的加深,他心中蛰伏的圣人之志又萌生出来。在京城的文化沙龙里和友人们切磋学问,倡导身心之学。毕竟对朱子学产生怀疑的不只他一个人。后来甚至开始聚众讲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校或者书院讲座。

  在此期间,他结交了湛若水。两人一见如故,英雄相惜,恰似马克思和恩格斯、李白与杜甫,当真称得上风云际会。湛若水是大儒陈献章(人称白沙先生,入祠孔庙)的高徒,得其衣钵。两人切磋砥砺,共倡圣学,在京城里掀起一波小小的漩涡来。虽有人在背后非议,但总体上,讲学的日子悠然惬意。然而,一股大风浪突然扑面而来,让王阳明猝不及防。

  4. 龙场悟道

  王阳明34岁那年,孝宗驾崩,武宗即位,他的贴身宦官刘瑾掌权,大肆排除异己。王阳明也被下了诏狱,被打得奄奄一息,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彼时的龙场是荒蛮之地,毒虫横行,瘴疠肆虐。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随时都有可能丧命,尤其是王阳明的父亲也被刘瑾罢了官,“被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绝境中王阳明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就这样一天天在与世隔绝的山洞里自我拷问,一日突然大悟。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悟得至理后的王阳明彻底放下心来。君子素其位而行,居安以俟命。他开始行动起来,在龙冈盖了几处小房子,甚至还建了龙冈书院,对当地苗族进行教化。慢慢地,竟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一些本省的大人物开始和他交往,甚至请王阳明去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知行合一的理念也从这里被传扬出去。

  谁也没承想,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悄悄拉开了帷幕。

  5. 南赣剿匪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瑾终于倒台,王阳明被重新启用。先是到吉安府庐陵任知县,后来又几经调任。期间王阳明与弟子讲学,提出“心即理”的命题。45岁时王阳明意外获得升迁,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大概在今天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这里山峦叠嶂,巨寇横行。

  剿匪是他的重要工作。王阳明迅速对当地情况展开调查,摒弃前任调集广西狼兵的做法,招募民兵,自行训练。对辖区百姓推行十家牌法。同时查出内奸,将其发展为双面间谍,实行无间道。之后虚虚实实,间出奇兵,用一年时间彻底平定了盘踞南赣数十年之久的匪患。

  如果说剿匪只是一场前戏的话,那大戏很快就要上演了。

  6. 平宸濠之乱

  1519年6月14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王阳明发布檄文,佯称调动各地兵马合围南昌。朱宸濠心存疑虑,迟迟不敢出兵,直到7月初才发兵。王阳明临时招募兵马,于7月13日兴兵讨伐朱宸濠,20日攻克南昌,23日于鄱阳湖大败朱宸濠并将其活捉。前后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

  王阳明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却遭到朝中奸佞的种种构陷。既然不被朝廷重用,那就继续讲学吧。这段时期他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后来又提出了“四句教”。

  7. 平思恩、田州叛乱

  1527年,被闲置多年的王阳明突然收到任命,去广西平定思恩、田州的叛乱。在启程的前一天晚上,弟子就“四句教”来问学。王阳明在庭院的天泉桥上回答门人,史称“天泉证道”。

  在思恩、田州,王阳明将其军事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动一兵一卒,招降了叛贼。此为神武不杀。

  8. 断藤峡、八寨剿匪

  平定思、田之乱后,本欲返乡的王阳明发现了断藤峡、八寨的匪患(时称'瑶贼'),决意清剿之。以八千兵力(实际出动三千人),斩首三千余众,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彻底剿灭了两处的匪患。

  这次剿匪可不简单,震动朝野。因为“瑶贼”困扰大明朝百余年,之前有大将率兵二十万才平定匪患,但“春风吹又生”,后来明王朝也无可奈何,听之任之。此战将王阳明的军事天才展露无遗。

  遗憾的是,这时王阳明已经病得很厉害了。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他径自乘舟返乡。1529年1月9日,王阳明行至南安青田,将弟子周积招至身边,许久睁开眼睛,说了一句:“吾去矣”。周积含泪问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淡淡答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宗师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七岁。

image.png

  王阳明像

  二、心学主要命题

  1. 心即理

  万物之理皆在吾性之中。也可以说,我们的心中蕴藏着所有的天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对此学生反驳说,孝顺父母需要懂得养生知识,这些知识并不在我们心里啊。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我们有孝顺父母的心,自然会去留心觉察天气变化、四时阴阳、父母身体状况等,可知事亲只在我们的心里,不在心外。否则,如果理在心外,难道要去父母身上去寻找事亲的道理吗?

  2. 知行合一

  借用王阳明的原话。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查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还以上面事亲的例子来解释知行合一。有人天天念叨孝顺父母,但从来没去做过,这个人算是孝顺吗?真知必能行,否则就是不知。除了这层意思,知行合一还有更深一层解释,人的思维活动也是“行”。比如说,一个人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突然冒出打劫的想法,虽然倏忽即过,但在阳明看来,已经是“行”,需要反思了。

  3. 致良知

  “良知”一词源自《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浙大董平教授认为,良知是人视听言动的第一推动力。人的感官发生作用,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但是当人离世,这一切器官还在,却不能视听言动,为何?没有了良知的推动。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认为,良知是人类智慧、道德和灵性的结合。这个说法有点像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李泽厚实践美学中的“积淀”说也有类似意思。简单说,就是历史上人类的智慧、道德、灵性通过基因遗传下来,成为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已经有了证据。通过实验,积极心理学发现,人性是善良的,即便是婴儿也有善恶之辨(,彭凯平著)。

  王阳明认为,所有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被世俗物欲所蒙蔽,失却了本心(本来面目)。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扫除廓清,将私欲、杂念全部清除,恢复良知本体。即为致良知。

  此处引入超验可能更容易理解。人在冥想状态状况下有时会感知到万物一体,良知自在流淌。我曾在散步时多次有过这种体验,感觉自己与路边的花草树木没有对立,没有区别,甚至一块石头也和自己是一样的。结合这种灵性体验,我认为良知就是人在身心放松、感官活跃、理性与感性交融状态下觉察到的心之本体,平静恬愉,无爱无恨,自在达观,对宇宙万物有种悲悯、感动和挚爱。

  4.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历来引发争议。王阳明在天泉证道时跟弟子们讲,世上有两种人:利根和钝根。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钝根之人,需要先在意念上为善去恶,等到功夫精纯,渣滓去尽,自然见得本体。“无善无恶”是来接上根之人的,“有善有恶”接钝根之人。同时他还强调,利根之人,世之难求,即便颜子(颜回)、明道(程颢)也不敢承望,更何况我辈?

  不同人对四句教的看法不同。我的理解是:

  冥冥漠漠,宇宙曷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物有成。浩浩荡荡,大化流行;日月盈昃,草木荣枯。在宇宙本体上,一切都自然而然,无有善恶。然而人心惟危,很容易流于各种欲念,意动有善有恶。良知天然知晓善恶,明察精觉,一有私欲,即刻识别,将合乎良知的善留下,将不合乎良知的恶拿掉,这就是格物。通过这种修炼,人心克尽私欲,回归良知本体。

  郦波教授的观点也很有趣。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老师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语出)入手,认为良知就是一团“喜怒哀乐未发之时”的气,这股气在人体的黄庭(道家用语,一说下丹田,一说中丹田,张老师取后者之意),致良知就是要修炼这股气息,让它不因私欲而鼓荡,纯因天理而流行。

  三、心学与程朱理学、自然科学的差异

  1. 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理在何处?

  心学认为,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在我们的心中,这样理与心就统一了。心物不二,求圣要向内求。这是一元论。

  前面提到,程朱理学(尤指朱子理学)认为理有一本治理和分殊之理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这个“理”都是在人心之外的,求圣要向外求。同时朱熹坚持理与气的二元论。

  就哲学演进的历史看,一元论更容易被人类接受,有可能与这类理论的简易、直截有关。闻名如爱因斯坦,晚年也在寻求一种可以囊括一切经典物理理论的“大统一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元论或者多元论没有价值,其实只是视域不同罢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心学和理学都有价值。豪迈不羁、思维活跃的外向型人格特质群体更容易接受心学,沉静内敛、严谨细致的尽责型人格特质群体更容易接受理学。

  2. 心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体认与观察实验

  首先要强调一点,心学侧重于道德践履,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对象。这是从研究对象做出的分别。虽然心学有格物之说,但经过王阳明的发挥,“格”是“正”的意思,“物”指“事”,也是“心”,心物一体,格物就是正心。在朱熹那里,格物还有一点儿自然科学的味道,但内涵很不一样,朱熹的格物是要从“物理”中得出“天理”,也就是那个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并不是纯粹为了研究客观事物。

  在研究方法上,心学是体悟(体认)之学。体悟是个人的事,对同一段话,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心学在传承过程中的失控。整个儒学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孔子之后,儒分八派,各持一说。王阳明之后,心学也演化出各种流派,如良知现成派、归寂派和修正派等。自然科学不一样,其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只要实验条件和逻辑结构一样,那么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在校学生,得出的结论理应一样。也就是说,不存在发生混乱的可能,除非新的证据出现,推翻了原有结论。

  就思维方式而言,心学的体悟与自然科学的逻辑思辨同为高妙,没有高下之分。一些大的突破往往是在二者交感互发状态下出现的,比如元素周期表、苯分子结构的发现。

image.png

  阳明先生

  四、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

  1. 修养方法:立志,致良知

  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凭空创立的,而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继承。最早的心学发轫于孟子,到南宋被陆九渊发扬光大,至于王阳明则体系完备,陆王心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股洪流。

  陆九渊的修养方法是“先立乎其大者”,王阳明更系统些,始于“立志”,终于“致良知”。其实“先立乎其大者”和“立志”的差别不大,本质上都是立下做圣人的志向,不再局限于世俗的事事物物,也就是张载所说的“大其心”。

  本文对以上命题不做学究式的探讨,只说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遭遇事业、感情上的打击,人往往会质疑自我的价值,心中有不平之气。老天为什么这么对我?他/她凭什么不喜欢我?等等。

  出现这些想法是人之常情。但总得走出来,我觉得一个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重新检验自己的志向:难道自己只是满足于一件事/一段感情的圆满吗?志存高远,就不容易被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击垮。这就是立志的价值。

  曾经我有个同学心神不定,常年失眠,究其根本原因是欲望太多,私心过重。一次我们谈起如何致良知,他悟性很高,开始力行,对自己的动心起念时刻观照,用良知格其非,那段时间他睡得很香。可惜只坚持了半个月左右,其后生活归于常态,又开始失眠了。

  通过致良知,一个人还可以变化气质。想必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初次见到位高权重(德高望重)的人,难免会觉得紧张,不能自若。这种现象在大猩猩的世界也存在。如果这个时候致良知,发现自己和对方的良知本体是一样的,在良知层面,彼此没有高下,那就坦然多了。这是致良知的价值。

  2. 做事方法:知行合一

  自从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无论是讲学、做地方官还是剿匪、平叛,总能够游刃有余。最明显的是其事功,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都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

  他的秘诀是知行合一。具体来讲,就是用良知决定要不要去做,如果要做那就尽心竭力。前期摸底,搞清楚状况;制定严谨的战略计划,详加部署;守正出奇,虚虚实实,不择手段(前提是合乎天理);做好善后工作,从源头上革除弊端。

  乍看也没什么,但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正是知行合一的信念支撑着他全力以赴。而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请反思自己的毕业论文)。事事差不多,那这辈子也就是差不多而已。

  知行合一的另一个妙用是,对自己的念头不轻易放过。许多人可能有这种经历:本来打算周末在家看书学习,但刚吃完早饭觉得思维有些迟钝,于是先玩会儿手机放松下,结果拿起手机就再没放下过。我也有过这种体验,痛定思痛,发现还是知行合一管用。其实,在想要玩手机的那一瞬间,如果能够知行合一,明白自己应该做的是看书,玩手机只不过对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的脑内分泌物)的一种渴望。当下立断,活动下身体,或者静坐冥想,使思虑清明,就可以投入到学习中了。

  3. 终极意义:充满劳作地诗意栖居

  王阳明有句名言:“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北大叶朗教授认为,王阳明对良知的体认,是其审美活动的关键。万物只有在人的心体上,才能显现价值。著名的“岩中花树”就是这个意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没有人类存在,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失去它的意义。遥望星河璀璨,其实只是一团团气体在裂变,在燃烧。没有人类诗意的想象,它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为有了人,有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觉解,以及对这种觉解的觉解,万物包括人自身才变得有意义。

  一次听楼宇烈老师谈人生的意义,他说好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其实何必呢?你已经生而为人,那就好好活着。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楼老师也不明白。我当时大悟,如果连楼老师这样学问精深、阅历丰富的国学泰斗都没弄明白,那我更没必要去纠结了。或许这个问题要等到人类大脑密码被破译,才会有终极答案。估计我等不到了,但没关系。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只要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无憾了。

  昨天看到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离世的消息,为了应对不可预料的全球变化,作为生物学家的他和同事、学生一起,为国家和上海的种子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其平生作为,让人感佩。我觉得收集种子就是他活着的意义。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样,如果不去搞杂交水稻,寂寂无名,终老于林泉之下,那他一生的意义何在?

  作为社会性的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论是照顾家人,还是成就事业,都难免劳心劳力。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全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致良知,知行合一。充满劳作,却又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杨贵妃的爱情往事:唐玄宗与寿王之间的纠葛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与两位王者的情感纠葛。杨贵妃的丈夫究竟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寿王李瑁?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和情感细节,至今仍是人们探讨的焦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