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在说王阳明之前,我们假想一下,自己并不是在现代的中国,而是回到五百年前。那时,朱子学是儒学正统,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读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答案。当时的士子们和今天的考生一样,废寝忘食地读书,以求高中。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教材是四书五经。好,我们继续在这个背景下讲故事。
王阳明讲学
一、王阳明其人
1. 立志做圣人
王阳明12岁的时候,一天在课堂上他问塾师:“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事?”塾师说,像你父亲那样高中状元,就是人间的第一等事啊。王阳明不同意,说读书做圣人才是第一等事。
纵观王阳明此后的一生,无论是离家出走去边关考察,还是后来剿灭匪患平定叛乱,他都是在努力追寻心中的圣人之道。在求圣这条路上,他遇到的第一个关口便是格竹子。
2. 格竹子
1489年,18岁的王阳明拜访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朱子版的格物说,并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这给了王阳明极大的自信。这里对朱子的格物说做下简单介绍。
现在换下脑筋,我们开始进入哲学的语境。一般讲到哲学,都避不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同时,这个抽象的、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又呈现在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之中,理无处不在。但在这些具体事物中的理和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并不是一回事儿。用朱熹的话来讲,前者是“分殊之理”,后者是“一本之理”,分殊之理统一于一本之理。
既然世界按照如此方式运转,那人的终极价值就是去探究作为最高原则的一本之理。具体要怎么做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能够豁然贯通,体悟到一本之理,从而进入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个修炼方法对年轻的王阳明极具诱惑,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开始格起了竹子。按照朱熹的意思,一草一木皆涵至理,那竹子里面肯定也有。于是王阳明就日夜盯着竹子看,想把竹子的道理搞明白。就这么看了七天之后,王阳明眼前出现幻觉,人也病倒了。于是,王阳明感慨做圣人是需要天赋的,自己没有这个能耐。但他是个聪明人,随即对朱熹学说的怀疑也产生了:格一个竹子都这么困难,更何况全天下的事事物物?
在这之后,王阳明放弃了修习朱子学,沉迷于文学、兵法、养生术等,度过了一段思想的混乱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在27岁,王阳明偶然间读到朱熹的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忽有所悟,觉得自己虽然多方涉猎,但并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儒学,致使收获不大。于是他开始按照朱熹的教导,循序渐进,认真读书。
与此同时,经历过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后,28岁的王阳明终于高中进士,进入官场。
3. 结交湛若水
初涉官场的王阳明一开始挺顺利,可以想象工作也不是很忙。闲暇之余,王阳明的学习热情又被激发出了,晚间一定挑灯夜读,不是看程朱理学,而是五经、先秦和两汉的学说。
随着学问和阅历的加深,他心中蛰伏的圣人之志又萌生出来。在京城的文化沙龙里和友人们切磋学问,倡导身心之学。毕竟对朱子学产生怀疑的不只他一个人。后来甚至开始聚众讲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校或者书院讲座。
在此期间,他结交了湛若水。两人一见如故,英雄相惜,恰似马克思和恩格斯、李白与杜甫,当真称得上风云际会。湛若水是大儒陈献章(人称白沙先生,入祠孔庙)的高徒,得其衣钵。两人切磋砥砺,共倡圣学,在京城里掀起一波小小的漩涡来。虽有人在背后非议,但总体上,讲学的日子悠然惬意。然而,一股大风浪突然扑面而来,让王阳明猝不及防。
4. 龙场悟道
王阳明34岁那年,孝宗驾崩,武宗即位,他的贴身宦官刘瑾掌权,大肆排除异己。王阳明也被下了诏狱,被打得奄奄一息,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彼时的龙场是荒蛮之地,毒虫横行,瘴疠肆虐。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随时都有可能丧命,尤其是王阳明的父亲也被刘瑾罢了官,“被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绝境中王阳明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就这样一天天在与世隔绝的山洞里自我拷问,一日突然大悟。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悟得至理后的王阳明彻底放下心来。君子素其位而行,居安以俟命。他开始行动起来,在龙冈盖了几处小房子,甚至还建了龙冈书院,对当地苗族进行教化。慢慢地,竟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一些本省的大人物开始和他交往,甚至请王阳明去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知行合一的理念也从这里被传扬出去。
谁也没承想,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悄悄拉开了帷幕。
5. 南赣剿匪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瑾终于倒台,王阳明被重新启用。先是到吉安府庐陵任知县,后来又几经调任。期间王阳明与弟子讲学,提出“心即理”的命题。45岁时王阳明意外获得升迁,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大概在今天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这里山峦叠嶂,巨寇横行。
剿匪是他的重要工作。王阳明迅速对当地情况展开调查,摒弃前任调集广西狼兵的做法,招募民兵,自行训练。对辖区百姓推行十家牌法。同时查出内奸,将其发展为双面间谍,实行无间道。之后虚虚实实,间出奇兵,用一年时间彻底平定了盘踞南赣数十年之久的匪患。
如果说剿匪只是一场前戏的话,那大戏很快就要上演了。
6. 平宸濠之乱
1519年6月14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王阳明发布檄文,佯称调动各地兵马合围南昌。朱宸濠心存疑虑,迟迟不敢出兵,直到7月初才发兵。王阳明临时招募兵马,于7月13日兴兵讨伐朱宸濠,20日攻克南昌,23日于鄱阳湖大败朱宸濠并将其活捉。前后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
王阳明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却遭到朝中奸佞的种种构陷。既然不被朝廷重用,那就继续讲学吧。这段时期他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后来又提出了“四句教”。
7. 平思恩、田州叛乱
1527年,被闲置多年的王阳明突然收到任命,去广西平定思恩、田州的叛乱。在启程的前一天晚上,弟子就“四句教”来问学。王阳明在庭院的天泉桥上回答门人,史称“天泉证道”。
在思恩、田州,王阳明将其军事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动一兵一卒,招降了叛贼。此为神武不杀。
8. 断藤峡、八寨剿匪
平定思、田之乱后,本欲返乡的王阳明发现了断藤峡、八寨的匪患(时称'瑶贼'),决意清剿之。以八千兵力(实际出动三千人),斩首三千余众,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彻底剿灭了两处的匪患。
这次剿匪可不简单,震动朝野。因为“瑶贼”困扰大明朝百余年,之前有大将率兵二十万才平定匪患,但“春风吹又生”,后来明王朝也无可奈何,听之任之。此战将王阳明的军事天才展露无遗。
遗憾的是,这时王阳明已经病得很厉害了。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他径自乘舟返乡。1529年1月9日,王阳明行至南安青田,将弟子周积招至身边,许久睁开眼睛,说了一句:“吾去矣”。周积含泪问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淡淡答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宗师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七岁。
王阳明像
二、心学主要命题
1. 心即理
万物之理皆在吾性之中。也可以说,我们的心中蕴藏着所有的天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对此学生反驳说,孝顺父母需要懂得养生知识,这些知识并不在我们心里啊。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我们有孝顺父母的心,自然会去留心觉察天气变化、四时阴阳、父母身体状况等,可知事亲只在我们的心里,不在心外。否则,如果理在心外,难道要去父母身上去寻找事亲的道理吗?
2. 知行合一
借用王阳明的原话。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查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还以上面事亲的例子来解释知行合一。有人天天念叨孝顺父母,但从来没去做过,这个人算是孝顺吗?真知必能行,否则就是不知。除了这层意思,知行合一还有更深一层解释,人的思维活动也是“行”。比如说,一个人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突然冒出打劫的想法,虽然倏忽即过,但在阳明看来,已经是“行”,需要反思了。
3. 致良知
“良知”一词源自《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浙大董平教授认为,良知是人视听言动的第一推动力。人的感官发生作用,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但是当人离世,这一切器官还在,却不能视听言动,为何?没有了良知的推动。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认为,良知是人类智慧、道德和灵性的结合。这个说法有点像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李泽厚实践美学中的“积淀”说也有类似意思。简单说,就是历史上人类的智慧、道德、灵性通过基因遗传下来,成为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已经有了证据。通过实验,积极心理学发现,人性是善良的,即便是婴儿也有善恶之辨(,彭凯平著)。
王阳明认为,所有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被世俗物欲所蒙蔽,失却了本心(本来面目)。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扫除廓清,将私欲、杂念全部清除,恢复良知本体。即为致良知。
此处引入超验可能更容易理解。人在冥想状态状况下有时会感知到万物一体,良知自在流淌。我曾在散步时多次有过这种体验,感觉自己与路边的花草树木没有对立,没有区别,甚至一块石头也和自己是一样的。结合这种灵性体验,我认为良知就是人在身心放松、感官活跃、理性与感性交融状态下觉察到的心之本体,平静恬愉,无爱无恨,自在达观,对宇宙万物有种悲悯、感动和挚爱。
4.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历来引发争议。王阳明在天泉证道时跟弟子们讲,世上有两种人:利根和钝根。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钝根之人,需要先在意念上为善去恶,等到功夫精纯,渣滓去尽,自然见得本体。“无善无恶”是来接上根之人的,“有善有恶”接钝根之人。同时他还强调,利根之人,世之难求,即便颜子(颜回)、明道(程颢)也不敢承望,更何况我辈?
不同人对四句教的看法不同。我的理解是:
冥冥漠漠,宇宙曷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物有成。浩浩荡荡,大化流行;日月盈昃,草木荣枯。在宇宙本体上,一切都自然而然,无有善恶。然而人心惟危,很容易流于各种欲念,意动有善有恶。良知天然知晓善恶,明察精觉,一有私欲,即刻识别,将合乎良知的善留下,将不合乎良知的恶拿掉,这就是格物。通过这种修炼,人心克尽私欲,回归良知本体。
郦波教授的观点也很有趣。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老师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语出)入手,认为良知就是一团“喜怒哀乐未发之时”的气,这股气在人体的黄庭(道家用语,一说下丹田,一说中丹田,张老师取后者之意),致良知就是要修炼这股气息,让它不因私欲而鼓荡,纯因天理而流行。
三、心学与程朱理学、自然科学的差异
1. 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理在何处?
心学认为,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在我们的心中,这样理与心就统一了。心物不二,求圣要向内求。这是一元论。
前面提到,程朱理学(尤指朱子理学)认为理有一本治理和分殊之理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这个“理”都是在人心之外的,求圣要向外求。同时朱熹坚持理与气的二元论。
就哲学演进的历史看,一元论更容易被人类接受,有可能与这类理论的简易、直截有关。闻名如爱因斯坦,晚年也在寻求一种可以囊括一切经典物理理论的“大统一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元论或者多元论没有价值,其实只是视域不同罢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心学和理学都有价值。豪迈不羁、思维活跃的外向型人格特质群体更容易接受心学,沉静内敛、严谨细致的尽责型人格特质群体更容易接受理学。
2. 心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体认与观察实验
首先要强调一点,心学侧重于道德践履,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对象。这是从研究对象做出的分别。虽然心学有格物之说,但经过王阳明的发挥,“格”是“正”的意思,“物”指“事”,也是“心”,心物一体,格物就是正心。在朱熹那里,格物还有一点儿自然科学的味道,但内涵很不一样,朱熹的格物是要从“物理”中得出“天理”,也就是那个作为最高原则的理,并不是纯粹为了研究客观事物。
在研究方法上,心学是体悟(体认)之学。体悟是个人的事,对同一段话,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心学在传承过程中的失控。整个儒学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孔子之后,儒分八派,各持一说。王阳明之后,心学也演化出各种流派,如良知现成派、归寂派和修正派等。自然科学不一样,其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只要实验条件和逻辑结构一样,那么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在校学生,得出的结论理应一样。也就是说,不存在发生混乱的可能,除非新的证据出现,推翻了原有结论。
就思维方式而言,心学的体悟与自然科学的逻辑思辨同为高妙,没有高下之分。一些大的突破往往是在二者交感互发状态下出现的,比如元素周期表、苯分子结构的发现。
阳明先生
四、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
1. 修养方法:立志,致良知
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凭空创立的,而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继承。最早的心学发轫于孟子,到南宋被陆九渊发扬光大,至于王阳明则体系完备,陆王心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股洪流。
陆九渊的修养方法是“先立乎其大者”,王阳明更系统些,始于“立志”,终于“致良知”。其实“先立乎其大者”和“立志”的差别不大,本质上都是立下做圣人的志向,不再局限于世俗的事事物物,也就是张载所说的“大其心”。
本文对以上命题不做学究式的探讨,只说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遭遇事业、感情上的打击,人往往会质疑自我的价值,心中有不平之气。老天为什么这么对我?他/她凭什么不喜欢我?等等。
出现这些想法是人之常情。但总得走出来,我觉得一个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重新检验自己的志向:难道自己只是满足于一件事/一段感情的圆满吗?志存高远,就不容易被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击垮。这就是立志的价值。
曾经我有个同学心神不定,常年失眠,究其根本原因是欲望太多,私心过重。一次我们谈起如何致良知,他悟性很高,开始力行,对自己的动心起念时刻观照,用良知格其非,那段时间他睡得很香。可惜只坚持了半个月左右,其后生活归于常态,又开始失眠了。
通过致良知,一个人还可以变化气质。想必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初次见到位高权重(德高望重)的人,难免会觉得紧张,不能自若。这种现象在大猩猩的世界也存在。如果这个时候致良知,发现自己和对方的良知本体是一样的,在良知层面,彼此没有高下,那就坦然多了。这是致良知的价值。
2. 做事方法:知行合一
自从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无论是讲学、做地方官还是剿匪、平叛,总能够游刃有余。最明显的是其事功,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都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
他的秘诀是知行合一。具体来讲,就是用良知决定要不要去做,如果要做那就尽心竭力。前期摸底,搞清楚状况;制定严谨的战略计划,详加部署;守正出奇,虚虚实实,不择手段(前提是合乎天理);做好善后工作,从源头上革除弊端。
乍看也没什么,但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正是知行合一的信念支撑着他全力以赴。而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请反思自己的毕业论文)。事事差不多,那这辈子也就是差不多而已。
知行合一的另一个妙用是,对自己的念头不轻易放过。许多人可能有这种经历:本来打算周末在家看书学习,但刚吃完早饭觉得思维有些迟钝,于是先玩会儿手机放松下,结果拿起手机就再没放下过。我也有过这种体验,痛定思痛,发现还是知行合一管用。其实,在想要玩手机的那一瞬间,如果能够知行合一,明白自己应该做的是看书,玩手机只不过对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的脑内分泌物)的一种渴望。当下立断,活动下身体,或者静坐冥想,使思虑清明,就可以投入到学习中了。
3. 终极意义:充满劳作地诗意栖居
王阳明有句名言:“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北大叶朗教授认为,王阳明对良知的体认,是其审美活动的关键。万物只有在人的心体上,才能显现价值。著名的“岩中花树”就是这个意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没有人类存在,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失去它的意义。遥望星河璀璨,其实只是一团团气体在裂变,在燃烧。没有人类诗意的想象,它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为有了人,有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觉解,以及对这种觉解的觉解,万物包括人自身才变得有意义。
一次听楼宇烈老师谈人生的意义,他说好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其实何必呢?你已经生而为人,那就好好活着。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楼老师也不明白。我当时大悟,如果连楼老师这样学问精深、阅历丰富的国学泰斗都没弄明白,那我更没必要去纠结了。或许这个问题要等到人类大脑密码被破译,才会有终极答案。估计我等不到了,但没关系。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只要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无憾了。
昨天看到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离世的消息,为了应对不可预料的全球变化,作为生物学家的他和同事、学生一起,为国家和上海的种子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其平生作为,让人感佩。我觉得收集种子就是他活着的意义。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样,如果不去搞杂交水稻,寂寂无名,终老于林泉之下,那他一生的意义何在?
作为社会性的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论是照顾家人,还是成就事业,都难免劳心劳力。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全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致良知,知行合一。充满劳作,却又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详情
在历史记载中,曹丕对待曹操的妻妾的方式引起了诸多争议和非议。曹操逝世后,根据史料记载,曹丕并没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秦朝,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其崛起与覆灭都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动荡。秦始皇统一六国详情
在中国艺术史上,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中,纸本中国画作为国画详情
范蠡,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卓识而闻名于世。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详情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而他的平反主要是由于**后人对其忠诚和功绩的认可**。 袁崇焕是明朝末期的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的统一大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秦始皇的铁蹄下,六个独立的国家被陆续灭亡,详情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这个节日与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薛姓,作为华夏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详情
在世界文学史上,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现实的批判性描绘而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和战争频繁而闻名。其中,张飞作为刘备的义弟和蜀汉的重要将领详情
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指南车作为一种能够指示方向的神秘装置,其发明者的身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详情
当我们在夜晚打开开关,瞬间驱散黑暗的那一刻,很少有人会思考这背后的伟大发明。电灯,作为人类历史上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与两位王者的情感纠葛。杨贵妃的丈夫究竟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寿王李瑁?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和情感细节,至今仍是人们探讨的焦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