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特雷莎·梅脱欧-特雷莎·梅历史
2021-10-29 10:02:03

  特雷莎·梅,又叫文翠珊,本名叫做特雷莎·玛丽·梅,第76任英国首相及保守党领袖,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1956年10月1日出生。

image.png

  简介

  特雷莎·玛丽·梅(Theresa Mary May),婚前姓布拉西耶(Brasier),1956年10月1日生于英国伊斯特本,曾任第76任英国首相及保守党领袖,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1977年,特雷莎·梅从牛津大学圣休学院毕业,进入银行界工作。1986年,当选伦敦市议员,从此步入政界。

  1997年,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2002年,成为保守党首位女主席。2010年开始,在卡梅伦政府内阁中担任内政大臣。2016年7月13日,接替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于2017年6月连任。2019年6月7日,辞去执政党保守党领导人一职;同年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接任特蕾莎·梅,成为英国首相。

  特雷莎·梅执政期间,政绩乏善可陈,英国经济每况愈下。为了让英国“脱欧”谈判更加顺畅,她提前举行大选,导致改组内阁。她在两次不信任投票险胜,而亲自参与的三份脱欧方案都被否决。

  生平

  早年生涯

  特雷莎·梅本姓布拉西耶(Brasier),1956年10月1日生于英国东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是父母休伯特·布拉西耶(Hubert Brasier,1917年-1981年)和莎依迪·巴恩斯(Zaidee Barnes,1928年-1982年)所生的独生女儿。 她的父亲在英国圣公会担任牧职,曾任牛津郡惠特利的教区牧师,1981年死于一宗高速公路车祸;母亲翌年因为多发性硬化症离世,终年只有54岁。

  特雷莎·梅早年先后受教于牛津郡的凯弗小学(Heythrop Primary School)、位于柏格布洛克(Begbroke)的天主教圣茱丽雅女修院学校(St. Juliana's Convent School for Girls)和惠特利的霍尔顿园女子文法学校(Holton Park Girls' Grammar School,后改称惠特利园综合学校)。其后她升读牛津大学圣休学院,主修地理,1977年获文学士(B.A.)二等学位毕业,后来又获该校颁授文学硕士(M.A.)名衔。

  大学毕业后,特雷莎·梅选择投身银行界,并于1977年获英伦银行聘用为行政主任,其后于1983年转投银行同业研究组织(Inter-Bank Research Organisation)担任金融顾问。1985年,她加入付款结算服务公会(Association for Payment Clearing Services),任内于1989年至1996年出任公会的欧洲事务组主管,以及于1996年至1997年担任国际事务高级顾问。

  投身政治

  在金融工作以外,特雷莎·梅自20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积极投身于地方政治。 她早于1986年至1994年代表保守党担任伦敦默顿自治市议员,任内分别于1988年至1990年担任教育事务主席,以及于1992年至1994年担任副党团领袖兼房屋事务发言人。 1992年英国大选,特雷莎·梅首次代表保守党参选下议院西北达拉谟选区,但只取得12,747票,屈居第二名,败给寻求连任并取得26,734票的工党对手希拉里·阿姆斯特朗(Hilary Armstrong)。1994年,她又参与下议院的伦敦巴金选区补选,但这个选区长久以来是工党阵地,结果由工党候选人玛格丽特·霍奇(Margaret Hodge)取得13,704票胜出,特雷莎·梅仅得1,976票排行第三。数年后,由时任首相约翰·梅杰领导的保守党在1997年英国大选大败于在野工党,结果由工党党魁托尼·布莱尔接任首相,结束保守党前后18年的执政;不过,特雷莎·梅却于该次大选成功在新设的伯克郡梅登黑德选区取得25,344票当选,晋身成为保守党国会议员。

  当选国会议员后,特雷莎·梅辞下她原本在付款结算服务公会的职务,以便全身投入政治工作。 1998年,她获在野保守党党魁威廉·黑格起用,调到下院前座担任反对党教育及就业事务发言人。翌年,她更获招揽加入影子内阁出任影子教育及就业大臣兼影子妇女部长,是1997年新当选的保守党国会议员当中,最先加入影子内阁的一位。 2001年英国大选后,她继续获得新任保守党党魁伊恩·邓肯·史密斯起用,在影子内阁中改任影子运输地方政府及区域大臣,2002年改任影子运输大臣,并于2002年至2003年调任保守党主席,是该党历来首位担任主席的女性,任内她扬言要扫除保守党被视为“邋遢政党”("nasty party")的形象。

  2003年,迈克尔·霍华德接替伊恩·邓肯·史密斯出任在野保守党党魁后,特雷莎·梅获授予枢密院顾问官名衔,并于同年出任影子环境及运输大臣。 她其后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调任影子家庭大臣和影子文化媒体体育大臣。 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接任党魁后,特雷莎·梅曾于2005年至2009年出任影子下议院领袖、2007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妇女部长,以及在2009年至2010年出任影子工作及退休金大臣。

  内政大臣(2010年-2016年)

  2010年5月,英国再次举行大选,结果由保守党胜出,并由党魁戴维·卡梅伦取代工党的戈登·布朗出任首相,与自由民主党筹组联合政府。特雷莎·梅在该次大选也在她所属的梅登黑德选区取得16,769票,占该选区所有选票的六成,顺利守着下院议席。在随后公布的联合政府内阁名单当中,特雷莎·梅获委任为内政大臣,成为英国历史上继撒切尔夫人(首相)、玛格丽特·贝克特(外相)和雅基·史密斯(内政大臣)以后,第四位担当重大国务官位的女性。除了内政大臣一职外,特雷莎·梅还在2010年至2012年间兼任妇女及平等部长一职。

  内务警政

  为了配合新政府的紧缩开支政策,特雷莎·梅上任内政大臣后,在不少警务人员工会反对下积极削减警务开支,并提出调低警务人员薪酬和终止不必要的服务和项目,以便把资源重新调配到反恐和打击罪案等重点范畴。 在她主导下,警务开支由2010年至2015年间累积削减了18%,警员数目也减少17,000名(到2017年累积减少超过20,000名)。同时间,她于2013年设立国家罪案调查局取代前工党政府于2006年设立的严重及有组织罪案调查局,以便集中资源打击不同类别的严重罪行。在地方层面,她于2012年首度在英格兰及威尔士各地设立民选产生的警务及罪案专员,由这些专员监督所属地方警队的运作,希望藉以增加警队透明度和提升效率。不过,舆论对于新制度的评价不一,也有意见认为这些专员权责不明,而且与警队存在磨合问题。

  除了警务开支,特雷莎·梅于2011年7月推出先导计划,批准英国边境管理局放宽包括希思罗机场在内全国28个港口和机场的出入境检查,以便疏导暑假高峰期间等候出入境的人潮和减低成本。不过,边境管理局局长布罗迪·克拉克(Brodie Clark)其后被指未经特雷莎·梅许可,便把放宽出入境检查的对象由英国国民和其他欧洲经济区公民扩展至欧洲经济区以外的旅客,对英国出入境关口构成严重保安漏洞。特雷莎·梅事后勒令克拉克和另外两名管理局首长级人员停职接受调查,但克拉克却于同年11月主动辞职,并公开批评特雷莎·梅以政治手段推卸责任。事件扰攘多时后,克拉克于2012年获当局支付22.5万英镑作为双方和解的补偿;而原属于内政部行政机构的边境管理局,最终于2013年遭特雷莎·梅裁撤和分拆成英国签证及入境处和入境执法处两个从属于内政部的次级部门。

  在处理英国护照申请方面,特雷莎·梅在2010年至2014年间裁减护照署超过300名员工,涉及遣散费达1,900万英镑; 并关闭国内22个护照中心和数家附设于海外英国使馆的护照办事处,以便把所有英国护照申请集中于利物浦、达拉谟和贝尔法斯特三个办事处作统一处理。然而,护照署在新安排下却未能应付排山倒海的护照申请,积压申请宗数在2014年6月更录得超过53万宗的高峰,有传媒还刊出照片,显示利物浦护照中心有会议室堆满护照申请,放满一地,引起舆论哗然。虽然当局否认事件与削减人手有关,但决定由2015年起增聘超过1,000名全职员工以加快处理进度,以及于2014年7月向护照署员工发放超过67.4万英镑的额外花红,作为超时工作补偿。 被指要为事件负责的护照署最终于2014年10月被特雷莎·梅撤去其行政机构地位,降格为新一个从属于内政部的次级部门。

  在紧缩开支政策下,一些由前工党政府推行的改革也遭到特雷莎·梅废除,当中包括上任后迅速通过《2010年身份证明文件法令》,废除被指成本过高和侵害公民自由的国民身份证计划。2010年8月,她以削减开支为理由叫停前工党政府拟定的“出走令”计划。该计划以减少家庭暴力和保护妇女为目的,假如得以落实,高级警务人员将获授权禁制施暴者前往受害者住所。同样在2010年8月,特雷莎·梅还关闭了前工党政府设立的“接触点”("ContactPoint")数据库。 该数据库储存了英国约1,100万名18岁以下人士的个人资料,原意是希望各政府部门透过数据库更有效地保障儿童福祉,但却一直被指侵犯隐私和运作成本高昂。

  2011年英格兰骚乱期间,有房屋被滋事份子烧毁

  2013年,特雷莎·梅全面终止前工党政府自2003年开始研发的e边境(e-Borders)计划,该计划原意是引入一套系统快速存取出入境旅客资料,用作出入境审查;可是项目多年来不单被指费用高昂,而且开发进度出现多次延误,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前工党政府原本于2007年与美国国防企业雷神公司签订合约,委聘对方成为e边境计划的合约承办商;但是特雷莎·梅2010年上任后不久,却以雷神公司表现欠佳为理由终止合约,触发雷神一方提出索偿。2014年,法院颁令内政部需向雷神公司赔偿2.24亿英镑,其后内政部不服上诉,并于2015年获裁定上诉得值,但随后内政部与雷神公司达成和解,结果由内政部向雷神赔偿1.5亿英镑,并承担3,500万英镑讼费作结。

  特雷莎·梅任内,英国的警务开支录得跌幅之余,整体罪案率在2010年至2013年也下跌超过10%。然而,其任内也发生数宗轰动的枪击案件和骚动,当中包括2010年6月发生的坎布里亚枪击案、 2010年底因反对大学增加学费而爆发的英国学生示威、2011年8月发生的英格兰骚乱、以及持续于2011年底至2012年中的占领伦敦等。 在英格兰骚乱当中,更有多达3,000人被捕、1,000人被落案起诉,受伤警员超过180名,事后特雷莎·梅也对滋事者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针对一连串的骚动,特雷莎·梅曾提出不少旨在强化警权的建议,但都未有在其任内落实,例如建议增强警方拘捕蒙面滋事份子的权力和透过审查社交网站遏止民众策划未经警方批准的非法示威等。 此外,她曾建议在适当情况下公开18岁以下滋事青少年的身份,以儆效尤;甚至提出为酒精产品设定价格下限,以打击酗酒生事的问题。她也曾经考虑为防暴警察引入水炮车镇压示威者,但是她后来改变看法,认为改善警民关系比起动用水炮车更为重要。

  关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特雷莎·梅早于2010年7月批评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于1998年引入的《反社会行为令》欠缺阻吓作用,应予废除。《反社会行为令》主要针对一些干犯轻微罪行的青少年,透过由当局发出民事命令的方式,禁制犯事者前往某些地方或作出某种行为,以取代传统刑罚。经特雷莎·梅主导下,国会后来通过《2014年反社会行为、犯罪及警务法令》,于2015年正式以《禁制令》和《刑事行为令》取代原有的《反社会行为令》。

  限制移民

  特雷莎·梅在内政大臣任内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限制来自非欧盟地区的新移民定居英国,以回应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移民情绪。上任后不久,她于2010年订下每年新移民净增长限制于10万人以下的目标,随后又推出多项新措施试图收紧非欧盟地区移民居英的要求,其中包括由2010年11月起规定申请与英国配偶团聚的非欧盟移民,必须能够听和讲简单英语;有关要求在2012年7月推展到申请与英国子女团聚的非欧盟移民。由2013年10月开始,申请入籍英国的成年人,也必须通过一个进阶英文测试和一个英国生活试;英政府还于2016年1月宣布由同年10月起,申请与英国配偶或子女团聚的非欧盟移民,获批定居英国的首两年半内,要通过一个初阶英文测试,才会获当局延长居留许可。 为打击非法移民,特雷莎·梅甚至租用大货车游走于伦敦街头,把车身涂上巨幅广告,叫非法移民“滚回家”("Go Home"),但被部分舆论质疑手法卑劣。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左)与时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摄于2010年5月

  针对以家庭团聚为理由申请定居英国的非欧盟移民,特雷莎·梅落实由2012年7月起,只有年收入达18,600英镑的英国本土居民才合资格安排非欧盟地区的配偶或一名子女居英团聚;多于一名子女的申请,所要求的年收入更会大幅提高; 有关配偶也要先在英国定居满五年,才合资格申请加入英籍,时间比过往的两年大为增加。此外,长者和患有疾病或残疾的成年人,除非能够证明只有在英国才获得家人的长期照顾,否则也不符合资格提出以家庭团聚为理由申请定居英国。

  此外,特雷莎·梅还于2012年通过新法例,规定申请加入英籍的移民不可离开英国超过180日,否则移民签证将不获续签。新例通过后,不少移民因违反规定而遭当局遣返,较著名的人士还包括日本籍中国研究专家广野美和博士。广野美和自2008年起获诺丁汉大学聘用,参与一项由英国政府拨款的项目,负责研究中国在海外参与的人道救援工作。2010年,广野曾经离开英国前后约200日,在海外各地进行考察工作。虽然她的研究成果后来获英政府的官方刊物引用,但当局却因为2012年通过的新法例,认为她在2010年的海外考察违反有关的离境规定,决定不再续签她的移民签证。广野于2014年就内政部的决定提出上诉,获法官裁定得值,但内政部随即于同年就裁决提出上诉,最终广野不愿继续纠缠于司法诉讼,主动离开英国。广野后来于2015年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批评英国的移民政策窒碍国际学术交流,使顶级海外学者和人才对英国却步。

  特雷莎·梅引入一系列限制移民的措施,虽然把每年来自非欧盟地区的新移民总数由2010年约32万人轻微降至2015年约27万人;但鉴于这些措施并不适用于来自欧盟地区的新移民,结果同期欧盟新移民总数却由每年约17万人急增至27万人。综合每年新移民净增长方面,尽管数字由2010年约25万人降至2012年约17万人,但2014年却急增至大约31万人,2015年也录得近30万人的净增长,可见特雷莎·梅任内未曾达到把新移民净增长限于每年10万人以下的目标。2015年,大批逃避中东战乱的难民涌入欧洲,酿成欧洲难民危机,迫使欧盟多个成员国接收大批难民。不过,由于英国受到欧盟豁免条款保障,再加上特雷莎·梅任内坚决抵制欧盟提出为各成员国引入强制的难民配额制度,使英国接收的难民数目维持小数目,情况未如德国和希腊等国严峻。

  2011年10月,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周年党大会上发言时,扬言为了改革入境制度和收紧移民政策,英国有需要废除《1689年权利法案》;她还在会上表示过往因为有逾期居留人士以照顾猫儿为理由,获法官批准定居英国。 她的言论随后引起不少反响,其中皇家司法院旋即发表声明,澄清未曾有逾期居留人士仅仅为了照顾宠物而获准居留; 时任司法大臣肯尼斯·克拉克在另一场合也对言论感到“意外”。他除了认为特雷莎·梅的言论并不真确,也认为英国不宜废除具数百年历史的《权利法案》。2012年6月,特雷莎·梅在另一宗移民诉讼中,被指没有依照一项法律协议释放一名被拘禁于移民拘留所的阿尔及利亚人,结果被法院判处藐视法庭罪名成立,成为自1991年以来首位遭法庭判处藐视法庭罪名成立的内政大臣。事后特雷莎·梅唯有按照协议释放该名人士,才没有再面临进一步的刑罚。

  反恐工作

  特雷莎·梅担任内政大臣期间,英国虽然没有发生大型恐怖袭击事件,但在全球恐袭阴霾下,英国仍然受到恐袭的高度威胁。例如在2010年10月,一架由也门飞往美国芝加哥的客机停靠英格兰东密德兰机场期间,就被当局搜出足以炸毁客机的爆炸品,幸未造成伤亡,事后特雷莎·梅一度把英国的恐怖袭击威胁警示维持在“严重”级别。因应中东局势恶化,特雷莎·梅后来于2014年8月再度将英国的恐袭威胁警示由“实在”提升至“严重”级别。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其他罪行,特雷莎·梅于2010年7月宣布将会签署新条款,容许欧盟成员国的警察更容易地在英国国内取证调查。 2012年,她还向国会提交《通讯资料草案草拟本》,内容建议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须要保存客户的互联网、通话、讯息和电邮记录一年,以便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交由警方作调查用途。不过,鉴于这个被舆论称为“窥探者宪章”("Snooper's Charter")的草案草拟本遭受联合政府内部的自由民主党反对,结果一度被特雷莎·梅撤回。 2015年英国大选后,保守党成功取得下议院过半数议席,无需再倚赖自民党筹组联合政府,特雷莎·梅遂再趁机会提交经修订的《调查权力草案》,新的草案与原来的草案草拟本分别不大,但新加入了一些限制和监管条款,最后在舆论争议声中于2016年11月获国会通过成为法例。

  尽管如此,特雷莎·梅也检讨了一些被指侵害公民自由的内政安排,例如自2006年起,前工党政府修例准许当局在没有落案起诉的情况下扣查怀疑恐怖份子最多28日,相比一般嫌疑犯扣查最多48小时的造法多出14倍。特雷莎·梅于2010年7月宣布展开检讨,促成内政部于2011年1月把28日期限缩减一半至14日。此外,针对有舆论批评警方滥用截查权力,特雷莎·梅在2014年8月为英格兰及威尔士的警队引入一套全新的《截查行为守则》。事实上,舆论过往批评被截查者的定罪率偏低,而且被截查者往往以有色人种居多,甚至有非裔警务督察曾经在休班后接二连三被警员在街头截查,反映警方有种族歧视之嫌。因此,新的守则旨在进一步规范警方对截查权力的运用,减少警方不必要的截查。自2016年3月起,守则的适用范围更由街头截查扩展到汽车截查。

  阿布·卡塔达在2013年7月被英国遣返约旦

  除了本土的恐怖主义活动,自从伊斯兰国在中东崛起后,更开始有英国公民受伊斯兰恐怖主义影响,前赴中东叙利亚等地加入伊期兰国成为恐怖份子。来自英国的阿拉伯裔英国公民“圣战约翰”,更加在伊斯兰国多次将外国记者和人道工作者斩首,而且把片段上载到互联网站,引起国际间的广泛关注。有见及此,特雷莎·梅成功于2015年通过《反恐及保安法令》,准许当局把涉嫌在伊斯兰国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英国公民加入“禁飞名单”,并且注销他们的英国护照,禁止他们踏足英国本土。新法例也准许警方阻延正接受调查的人士离开英国本土,防范有人离国后加入伊斯兰国。

  另一方面,特雷莎·梅任内多次运用内政大臣的特别权力,至少禠夺包括希拉勒·阿尔杰达(Hilal Al Jedda)在内33名涉嫌从事恐怖主义活动人士的英国国籍。阿尔杰达在1992年从伊拉克抵达英国寻求政治庇护,2000年归化成为英国公民,同时丧失伊拉克国籍。2004年,他在伊拉克被美英联军拘捕,其后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被拘禁三年。2007年获释前夕,他更遭时任内政大臣雅基·史密斯禠夺其英国国籍。阿尔杰达其后就事件提出申诉,其中一项理据是他被禠夺英国国籍后成为无国籍人士,有违《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的规定。2013年10月,英国最高法院裁定阿尔杰达上诉得值,并指令当局恢复他的英国国籍,但特雷莎·梅却于同年12月运用特别权力,再度禠夺他的英国国籍,使他成为历史上罕有地被两度禠夺国籍的英国公民。为了堵截漏洞,特雷莎·梅随后于2014年修订《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容许内政大臣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禠夺归化英国公民的英国国籍,而禠夺其英国国籍的时候无需顾及有关人士会否沦为无国籍人士。有舆论批评新修订只适用于归化英国公民,为英国公民设下无形的等级之分。

  特雷莎·梅任内还成功解决约旦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士阿布·卡塔达的递解案件。卡塔达2002年因涉嫌触犯反恐法例在英国被捕,此后历任内政大臣均尝试将他遣返,甚至曾经上告至欧洲人权法院,但都未能成功。一直到2013年4月,特雷莎·梅与约旦政府达成协议,保证卡塔达被遣返约旦后将会得到公平审讯,而且不会遭到拷问,特雷莎·梅随后于同年7月成功将卡塔达递解出境,遣返约旦。卡塔达事件被特雷莎·梅视为她任内的一大政绩,但案件扰攘超过10年,前后讼费花费纳税人自少170万英镑公帑。卡塔达返回约旦后,最终于2014年9月被约旦法院判决无罪获释。

  娈童调查

  2012年10月,逝世一年的英国资深音乐节目主持吉米·萨维尔爵士被揭发生前数十年间涉嫌性侵犯多名未成年男女儿童,而英国广播公司更被指协助隐瞒事件,引起舆论轰动。其后,全国各地陆续有人就榆树宾馆儿童性侵案和罗瑟勒姆性侵案等多宗曾经不了了之的娈童丑闻提出新证据,虽然部分个案已事隔多年,但都受到警方关注,并重新立案调查。当中,莱斯特郡警方在2013年1月展开“珐琅行动”("Operation Enamel"),调查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当地多家儿童院男童涉嫌被工党上议院议员詹纳勋爵(Lord Janner)性侵犯的指控,随后更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3月先后搜查詹纳的寓所和位于西敏的办公室。2015年6月,皇家检控署决定正式对詹纳提出起诉,但案件在同年8月初步开审后不久,身患痴呆症的詹纳于同年12月以87岁高龄病逝,意味当局再无法向他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萨维尔事件曝光后不久,工党国会议员汤姆·沃特森在2012年10月向下议院披露,已故保守党国会议员杰弗里·迪肯斯(Geoffrey Dickens)曾于1984年向时任内政大臣布里滕勋爵提交一份“西敏娈童癖人士档案”("Westminster paedophile dossier"),当中收录了八位知名人士的娈童证据和其他爆炸性资料,但档案提交布里滕以后就下落不明,要求当局交代。虽然布里滕其后辩称当年已把档案交付有关当局跟进,又得到内政部确认他没有违反任何守则,但内政部在2013年8月发表的内部调查报告,却未能找到档案的下落。此外,有关的内部调查还盘点了内政部1979年至1999年间所有关于娈童案件的档案,结果显示内政部保存了527份潜在相关的档案,但另有114份档案不知所踪。

  随着多宗封尘多年的娈童丑闻接二连三曝光,引起舆论质疑政府当局一直以来隐瞒甚至包庇性侵犯儿童的社会名人,使特雷莎·梅不得不承认娈童问题比想像中严重,且于2014年7月宣布设立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公营机构和其他团体处理儿童遭受性侵犯个案的手法是否恰当;另外还责成内政部检讨部门处理陈年娈童案件、以及警方和检控当局处理相关证据的手法。不过,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运作并不顺利,获特雷莎·梅委任为委员会主席的退休法官巴特勒-斯洛斯女男爵是已故大法官哈弗斯勋爵的胞妹,而哈弗斯在1984年的时候正担任检察总长一职,与布里滕共事,结果巴特勒-斯洛斯上任不足一周便受压辞职。接替巴特勒-斯洛斯担任委员会主席的时任伦敦市市长吴斐娜在9月上任后不久,承认自己与布里滕住在同一个街区,而且在2008年至2012年间曾经五度与布里滕及其家人吃晚饭,最终也被迫于10月辞职。一直到2015年2月,特雷莎·梅委任新西兰法官洛厄尔·戈达德女爵士接任主席,并同时向委员会赋予法定调查权力,容许委员会传召证人作供,而有关工作直到特雷莎·梅卸任内政大臣的时候仍在进行当中。

  位于伦敦的海豚广场

  与此同时,警察首长协会(2015年改组为全国警察首长理事会)在2014年中展开“水龙头行动”("Operation Hydrant"),负责协调各地警方调查的多宗陈年娈童案件,这些案件包括威尔特郡警方对已故前首相希思爵士和大曼彻斯特警方对已故自由民主党政治家西里尔·史密斯爵士就娈童指控进行的调查等。此外,“水龙头行动”也涵盖了伦敦警务处针对包括榆树宾馆儿童性侵案在内的多项调查工作,而伦敦警方其后于2014年11根据新线索展开“密德兰行动”("Operation Midland"),锁定一批涉嫌多年前在榆树宾馆、伦敦市中心大型高级公寓海豚广场或其他方性侵犯和杀害儿童的知名人士,对他们采取高调的调查行动。这批人士除了包括曾处理“西敏娈童癖人士档案”的布里滕,还有退休陆军元帅彭英武勋爵和1987年因一宗同性恋性丑闻退出政坛的前保守党国会议员哈维·普罗克特(Harvey Proctor)等人,而布里滕被调查期间更于2015年1月因癌症病逝。然而,鉴于证据不足,伦敦警方于2016年3月宣布终止“密德兰行动”,事后普罗克特批评当局“捕风捉影”和听信没有事实根据的指控,要求特雷莎·梅负最终责任引咎辞职。

  平权事务

  特雷莎·梅由2010年至2016年担任内政大臣,任期长达六年,是自1945年至1951年在任的詹姆斯·丘特尔·伊德(James Chuter Ede)以后,60多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英国内政大臣。在2010年至2012年间,特雷莎·梅曾兼任妇女及平等部长,任内最主要的工作是推动《2010年平等法令》。《平等法令》由前工党政府于2010年4月制订成为英格兰及威尔士的法例,特雷莎·梅原本是反对法令的,但她在同年5月上任妇女及平等部长后,却于7月表态改为支持法令,并促成法令于同年10月生效。根据法令,雇主要为公司进行性别薪酬调查,以确保员工薪酬不会因性别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然而,特雷莎·梅以“不可行”为理由,废除了法令中其一条被称为“哈曼法例”的条款,该条款规定公营机构就开支和提供的服务作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如何达致减低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平等。

  特雷莎·梅虽然曾经投票支持引入民事结合制度,但她曾于1998年投票反对降低同性最低合法性交年龄,以及于2002年投票反对扩充同性恋者的领养权利,这些过往的投票取态使她上任妇女及平等部长的时候,曾遭到一些LGBT团体的反对。不过,特雷莎·梅上任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表示已经对同性恋者领养的看法“改观”。 2010年6月,她还撰文表态支持一些改善LGBT权益的措施,当中包括消除体育界的恐同情况,以及提倡英国社会有需要作出“文化改变”等。

  英国首相(2016年-)

  2016年6月23日,属于留欧派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展开一场全国性公投,结果支持脱离欧盟的选民在公投中取得过半票数,意味英国将要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6月24日,卡梅伦宣布要为公投结果负责,决定同年10月召开保守党党大会之前辞任首相和党魁的职务,保守党内部随即就新党魁的选举展开准备功夫。 政治意识形态上属于一国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保守主义者的特雷莎·梅虽然属于留欧阵营, 但在公投期间没有高调支持留欧,这使她得以代表党内的留欧派在6月30日表态竞逐党魁一位。除她以外,其他表态参与竞逐的人选还包括属于脱欧阵营的迈克尔·戈夫、安德烈娅·利德索姆和利亚姆·福克斯,以及支持留欧的史蒂芬·克拉布,当中戈夫更是脱欧派的代表人物。

  首轮党魁选举在7月5日举行,由保守党籍下议院议员投选他们心仪的党魁人选,结果特雷莎·梅夺得165票,占过半数支持,与得票排第二和第三的利德索姆和戈夫一同晋级;相反,得票最少的福克斯被淘汰出局,而得票第二少的克拉布随后也宣布退选。7月7日,保守党籍下议员进入第二轮投票,这次特雷莎·梅更取得199票,而利德索姆和戈夫分别只有84票和46票,结果戈夫被淘汰出局,党魁一位成为特雷莎·梅和利德索姆的两人之争。 保守党原本要举行第三轮投票,由全国党员选出新党魁;可是,《泰晤士报》于7月9日刊出一篇利德索姆的专访,利德索姆称自己身为人母,相较膝下犹虚的特雷莎·梅更有能力治理国家。报导刊出后,被指失言的利德索姆在7月11日以自己支持度不足为理由宣布退选,意味特雷莎·梅笃定成为新任保守党党魁和英国首相。

  7月13日,特雷莎·梅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获任命接替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并于同日迁入唐宁街10号首相府,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以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担任首相的女性。她获女王任命后发表首篇演说,强调要维持国家统一,并承诺以民为本,不会为“少数权贵利益”服务,使英国在脱欧的路程上继续成为一个“勇敢、崭新和积极”的国家。特雷莎·梅随后公布的内阁名单中,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两个内阁要职分别由菲利普·哈蒙德和脱欧派领袖鲍里斯·约翰逊担任,内政大臣则由安珀·路德出任,四个重大国务官位首次由男女各占一半,而大法官由伊丽莎白·特拉斯出任,更是该职位创立过千年来首位女性。

  脱欧事务

  特雷莎·梅上任首相后的其中一项首要任务,是要处理好英国脱离欧盟的工作。 上任后不久,她于2016年7月旋风式访问德国、法国、意大利、斯洛伐克和波兰几个欧盟成员国,除了拜会各国领导人,又强调英国将来即使脱离欧盟,仍会十分重视与欧盟的关系。此外,她还在同月先后到访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向三个地方政府首长重申英国在脱欧谈判中将尽力维护有关地方的利益。根据规定,英国如要启动脱欧程序,就必须援引《里斯本条约》第50条展开为期两年的脱欧谈判。不过,鉴于脱欧牵涉很多复杂议题,而且需要时间制定脱欧方案,因此特雷莎·梅上任之初表示不会急于在2016年内启动脱欧程序。2016年8月底,特雷莎·梅在首相乡郊别墅契克斯召开内阁会议,表明英国不会寻求重新加入欧盟,也不会就脱欧举行二次公投; 首相府其后表示,英国国会议员可讨论脱欧事务,但政府没有法律责任就启动脱欧咨询国会。 有分析认为特雷莎·梅绕过国会直接启动脱欧程序,是要避免遭到国会阻挠和增添变数。

  2016年10月2日,特雷莎·梅在伯明翰出席保守党党大会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首度确认英国将于2017年3月底前启动脱欧程序,意味英国最快会于2019年夏季前落实脱欧。消息传出后触发汇市波动,英镑兑美元汇率于10月7日清晨更一度跌穿每1英镑兑1.20美元的心理关口,最低跌至1.18美元,是超过3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英镑汇价自脱欧公投通过以来录得最大的跌幅。

  对外关系

  在对外事务方面,特雷莎·梅就任首相后以强硬姿态在2016年7月底突然叫停英国、法国和中国在英格兰西南部萨默塞特郡海滨合资兴建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计划,使原订即将举行的签约仪式推迟到同年秋季再作定夺。欣克利角C核电站是英国20多年来首个核电站项目,涉及180亿英镑投资,并由法国电力集团主导,而中国广核集团也占有项目33.5%的股份和负责投资其中60亿英镑,是中国首次在已发展国家投资兴建的核电厂项目。英国政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谈判后,起初在2013年10月与法国电力集团就项目达成初步补助协议,其后在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在卡梅伦和习近平见证下签订融资协议。根据原来的安排,各方在2016年7月底正式签约后,兴建核电站的合约便告正式落实,并预计最快于2019年动工。

  尽管商业能源及工业策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对外解释政府押后签约是要花更多时间审视合约的每一个细节,但有消息传出背后原因是因为特雷莎·梅担心中国参与核电项目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前商业创新及技能大臣温斯·凯博爵士接受访问时更忆述,当年核电站计划尚在筹备阶段的时候,特雷莎·梅已对引入中资的概念提出反对,而且对时任首相卡梅伦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的亲华“狂热”感到不悦。舆论认为一旦项目出现变数,卡梅伦任内与中国建立所谓的“黄金时代”将会备受考验 一直到2016年9月5月,特雷莎·梅在中国杭州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后会见习近平,会上她重申中英两国正处于“黄金时代”,并同意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全球战略性伙伴关系。未几,英政府与法国电力集团于同月15日达成新协议,批准欣克利角C核电站动工,使事件出现突破性发展不过,新协议同时规定法国电力集团在施工期间对项目必须维持控制性股东的地位,日后出售控股权的时候,英方也有权作出干预,以确保控股权不会轻易落入第三方手上。同月29日,英、法、中三方代表在伦敦举行闭门签约仪式,正式确认有关协议。

  个人生活

  特雷莎·梅1980年9月6日嫁给菲利浦·梅(Philip May,1957年9月18日-)。菲利浦·梅是特雷莎·梅就读牛津大学时候的同学,经另一位同学贝娜齐尔·布托(即后来的巴基斯坦总理)撮合下结识。菲利浦·梅曾有意从政,在大学的时候于1979年担任牛津辩论学会主席,但毕业后成为投资银行家。特雷莎·梅与丈夫没有子女,两人信奉基督教,是英国圣公会信徒。 他们的私人居所位于伯克郡小镇桑宁(Sonning),共同兴趣是木球;患有一型糖尿病的特雷莎·梅也特别喜爱散步和烹饪,她曾透露自己有超过100本烹饪书籍。此外,特雷莎·梅的衣着品味喜爱走我行我素的风格,例如在保守党主席任内曾穿着一对豹纹高跟鞋上台发言,成为一时佳话。

  荣誉

  枢密院顾问官(P.C.) (2003年7月15日 )

  头衔

  特雷莎·布拉西耶小姐(1956年-1980年)

  特雷莎·梅女士(1980年-1997年)

  特雷莎·梅,MP(1997年-2003年)

  特雷莎·梅阁下,MP(2003年-)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杨贵妃的爱情往事:唐玄宗与寿王之间的纠葛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与两位王者的情感纠葛。杨贵妃的丈夫究竟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寿王李瑁?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和情感细节,至今仍是人们探讨的焦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