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鱼鳞图册
2021-10-28 14:03:03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

  目的

  鱼鳞册是明清两代征收地丁钱粮所使用之一种册籍,为了征派徭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

image.png

  由来

  鱼鳞图册的名称由来,梁方仲整理三种说法,且三说并行不悖,列举如下:

  比次若鱼鳞而得称,如《武进县志》载:“田地以坵相挨,如鱼鳞之相比。”又如《学庵类稿》载:“以其比次若鱼鳞然而名也。”

  所绘形状若鱼鳞而得称,如《实录》载:“以图所绘,状若鱼鳞然,故号鱼鳞图册。”

  为排列先后才变动而得称,见《靖江县志》载:“田有涨坝,时多时寡,不逾年而辄易。……故他邑册称铁板,靖册独称鱼鳞,参时势而先后次之,非一成不易之则也。”又如元人王祎尝言:“其以田之图相次而疏其号……曰流水,亦曰鱼鳞。”由于军册中亦有鱼鳞之称,《会典》略云:“次年该造格眼军册、除有见在编军鱼鳞、类姓等册查算外……”更加强了鱼鳞为活册之义。

  历史

image.png

  刘铭传接任台湾巡抚后,实施“土地清丈”绘制的鱼鳞册

  南宋时已有鱼鳞册之名,绍熙元年(1190年)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婺州等地区曾经编造。至明初,明朝洪武年间下令各个州县编造,朱元璋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在松江编制鱼鳞册。洪武二十年全国完成编制,以里为单位,一百一十户为里。《明史·食货志二》说:“定赋役法,一以黄册为准,册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

  明末鱼鳞册已无法反映现况,流为具文。《武清县志》载正德、嘉靖时,当地鱼鳞册因“胥吏恶之,毁弃殆尽”,还有“抢而鬻之市者”。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和康熙二年(1663年)重新编造、补造鱼鳞图册。咸丰八年五月,胡林翼任湖北巡抚称:“湖北屡经丧乱,鳞册无存,不得不凭总书、册书、里书之颠倒影射。”直至光绪末年,仍然有造册的记录。

  近人缪愉在《武昌田赋之研究》中认为湖北并无鱼鳞图册:“考鱼鳞册仿自南宋州县,间有攒造,未尝遍行。洪武中始励行之。但史书仅明言南畿及浙江成册,未闻他处。万历时虽曾遍造,鄂省曾否完成,恐成问题。盖鱼鳞图之特点在积度弓亩,地次字号。畿浙及湖北同罹洪祸之变,而前者亩号独多并存,后者独并缺之,岂其时未尝图田编册乎?此余疑鄂省前无鱼鳞图者一。再就武昌市底册观之,签条原叠三数分,其册非口可知,但亦不载亩分地号,岂尚有其他底册乎?籍曰有之,若辈又何能十百年独秘亩号,不使阅邑人知?此余疑武昌前无鱼鳞册者又一”

  制作流程

  据文献记载,南宋绍熙元年(1190)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进入清代后渐废。洪武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针对两浙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税之弊,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并在松江编制鱼鳞图册。二年,又派国子生武淳等分别巡行州县,全面清丈土地,查实田亩,编造土地清册,即鱼鳞图册。具体办法是:根据各县税粮多少,将一县分为若干区,每区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态分为若干地段,由粮长率里长、甲首进行丈量,以田地为主,编排字号,详列土地面积地形、四至、土质优劣及上中下等税则。有的图册还有“分庄”一栏,以备土地买卖时粮差过户或父子兄弟析产之用。各州、县、都、里将所辖境内的田地图编在一起,栉比排列,制成鱼鳞总图册。各州县年终统一造册解府汇编成一府总册。图册一式四份,分存于县、府、布政使司、户部。

  后世评价

  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建立的一种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它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帮助统治者了解了地权归属并有效规划了国土,是自然社会资源管理的重大进步。

  价值

  鱼鳞图册史料价值,体现在帮助专家开展了诸如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尚属初步。研究者利用十分有限的鱼鳞图册资料,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章有义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藏的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结合各时期基本史料,对相关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从长洲鱼鳞簿中所见地权分配情况,可推论其对于整个苏州地区所具有的一定的代表性。

  专家认为:苏州“由康熙初年(5—15年)至1949年,二百七八十年间,地主(包括富农)同农民占地的比率几乎稳定在65:35。看来,人们设想的地主所有制支配下地权不断集中的必然性,在这里没有得到证实”;“在地权比较集中的苏州,小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尚且占有不容忽视的比重,其他地区更可想而知。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土地关系时,不应无视小土地所有者即自耕农的问题。可以说小土地所有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乃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个特色。如果把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当作土地关系的全部,那就未免片面,过于简单化了。即使就租佃关系而言,也可能发生在小土地所有者和无地户之间,甚至小土地所有者之间。某些地区地权比较分散而租佃关系却比较发达,原因就在这里”。

  研究

  日本

  日本学者中最先提出研究鱼鳞图册的,是著名明史专家清水泰次,1934年他强调,研究中国江南土地制度时应对鱼鳞图册加以考察,他还对鱼鳞图册的有关文献记载以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鱼鳞图册实物作了介绍,并就鱼鳞图册的由来、性质、作用等进行了探讨。1935年,仁井田升发表《中国土地帐籍鱼鳞图册的研究动向》,1936年又发表《中国土地帐籍鱼鳞图册史的研究》,他的文章对当时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作了评介,也对鱼鳞图册的由来、编造情况等提出独立的见解。1963年村松枯次发表《关于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鱼鳞册》,对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各种鱼鳞图册作了介绍,还探讨了鱼鳞图册的性质、作用和利用价值等。鹤见尚弘则是日本学术界有关鱼鳞图册研究最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其对鱼鳞图册资料的重视程度,也是他人所无法比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鹤见尚弘对鱼鳞图册进行了种种创造性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他首先就鱼鳞图册作为史料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其次还根据图册资料进行一系列统计和分析。当他再次把鱼鳞图册的研究和土地制度等研究结合起来,使图册的史料价值得到了真正发挥。

  何炳棣

  我们还需注意美籍华人学者何炳棣有关鱼鳞图册研究的成果,他在《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一书中,既对鱼鳞图册的起源作了介绍,又专章考实明初鱼鳞图册编制的情况。可以说,何氏虽未直接利用鱼鳞图册史料进行研究,但他遍寻史籍中有关鱼鳞图册的记录而展开的有关鱼鳞图册本身(如从经界到鱼鳞、鱼鳞图一词的最早出现、鱼鳞图册的独特优点、两浙特别是婺州一地在鱼鳞图册推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朝鱼鳞图册的全面推行、鱼鳞图册的“丈量”情况等等)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另一位美籍华人学者赵冈也相当重视鱼鳞图册资料,在1982年出版的《中国土地制度史》中,他对此已有所论及。他最近的《简论鱼鳞图册》一文,则专题探讨了鱼鳞图册制度的沿革、图册的结构、丈量土地的方法、图册的可信度等问题,着重说明实亩与税亩的关系,得出税亩总额实际大于实亩总额的重要结论。

  成果

  统观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图册的本题研究,如鱼鳞图册的缘起与延续,鱼鳞图册制度在明代的普遍实施;图册编造过程、成册年代、图实相符与否等问题的考实;围绕田土存在形式、土地所有状况、户籍变迁情况等的初步研究。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