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淮西二十四将结局-淮西二十四将排名
2021-10-27 17:28:02

  淮西二十四将,又称明初淮西二十四将,是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人,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简介

image.png

  淮西二十四将

  背景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揭竿起义,号称红巾军,推韩山童为明王,各地反元势力纷纷响应。第二年朱元璋接收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参加红巾军起义,加入濠州的郭子兴义军当中。但是濠州城中义军的派系众多,矛盾重重。朱元璋见这些人以后难以成大事,所以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离开濠州,南略定远,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了,这些人就是最早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将领。

  名单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他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徐达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他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他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汤和。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他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他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他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的陈友定。他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汤和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1385年),他巡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他告老还乡,赐第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汤和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吴良

  吴祯

  花云

  陈德

  顾时

  费聚

  耿再成

  耿炳文

  唐胜宗

  陆仲亨

  华云龙

  郑遇春

  郭兴

  郭英

  胡海

  张龙

  陈桓

  谢成

  李新

  张赫

  周铨

  周德兴

  争议

  后世对二十四将提出质疑,常遇春屡立军功,也比郑遇春知名,为何关于这些将领当中为是郑遇春而不是常遇春。有人指出常遇春归附朱元璋时间是至正十五年(1355年)。可淮西二十四名将是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单独打天下时候开始带走的将领,所以不是常遇春,而是郑遇春。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