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两院制和一院制-两院制的优缺点
2021-10-26 10:09:04

  两院制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设上院下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外文名叫做Bicameralism,又称二院制,属性是以两个独立运作的议院组成的国会,起源于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议会。

image.png

  概要

  两院制起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当时设有全是贵族产生的元老院和罗马男性公民产生的平民大会,以互相制衡。

  欧洲封建时代的等级会议中,当时的议会包括神职人员、贵族、平民等三至四个等级的成员,后来不同等级的成员各自开会,共商国事,遂乃形成多院制(包括三院制和四院制)。现时多院制已不存在,大部分国家不是两院制,就是一院制。

  英国式两院制是源于英国国会建立初期,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无法平衡,于是设立由贵族组成的英国上议院和以平民组成的英国下议院以互相制衡。美国式两院制是源于英国,美国是由州组成的联邦,每个州均有自己的渊源和文化与族群,为避免人口多的州份侵害人口少的州份的利益,于是设立参议院,各州不论人口均派有两名代表;同时设有以人口比例分配的众议院;所有法律均需两院通过才能正式通过(但两院另有一些对方没有的权力)。

  两院制当中两个上下议院的分别,现行主要有两种模式:

  在联邦国家中,通常上议院以成员邦为单位选出,另一院由全民直选。

  在非联邦的单一政体国家中,通常上议院由委任及间接选举议员组成,另一院由全民直选。

  过去,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通常上议院由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平民直接选举,但近年由于民主化改革已很少有世袭贵族组成的上议院。即使在称为“贵族院”的英国上议院,现在绝大多数议员也是由政府委任的“终身贵族”,只有少数议员是由世袭贵族选举出的代表,以及英国国教会的部分主教和两名大主教。

  在两院制的民主国家中,如果其中一院不是由直选产生,则直选产生的另一院通常拥有较大权力。一些国家的上议院(如英国上议院)甚至只剩下近乎象征式的权力,称为“跛脚的两院制”。

  优点

  实现内部制衡,防止国会的专横独裁、团体专制

  因为立法需两院通过(也有其中一院立法的系统),可防止草率立法,提高立法和议政质量

  平衡代表利益

  利于多元意见的表达

  缺点

  立法程序繁琐,效率较一院制低

  与一院制相比,需要更多人力和财力

  其中一院不能完全代表民意,特别是上议院

  职权划分

  两院的职权划分主要有三种情形:

  类似于英国,下议院占较大优势。英国下议院对财政预算案有先议权,上议院只有为期一个月的延期通过权,公法案在下院三读通过,上议院反对无效,故上议院的权力只是象征。首相领导的内阁只对下议院负责。

  类似于法国,众议院或国民议会主导政府和国会的运作及政权更替,但参议院仍有部分权力。

  类似于美国,两院有平等权力。所有法案皆须于两院同时通过;两院皆有部分对方没有之权力:如美国众议院有宣战权、征税法案仅下院有权提出;美国参议院拥有总统对政府的主要官员任命同意权、条约缔结同意权等。类似国家有意大利、日本等。

  两院制国会列表

  这是一个未完成列表。欢迎您扩充内容。

  类似两院制的制度

  部分国家在中央政府设置类似两院制的议事机关,但实为一院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会”体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跟前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一样,是最高议事机构;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协商国策的机构,但并无立法、创制和复决的权力。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虽统称为“两会”,但并非两院制。只有全国人大才是最高立法机关。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437.

  参见

  议会、议会制、一院制、三院制、四院制

  众议院、参议院

  韩国参议院(ko)、韩国民议院(ko)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