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周邦彦简介-周邦彦的词
2021-10-22 16:12:01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号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词人。

  人物简介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image.png

  周邦彦像

  人物生平

  博学多才

  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7年)。《宋史》说他年少时“疏隽少检”(意指生活放浪,不守礼节),不为州里推重,但他颇为勤学,因而得以博涉百家之书。

  献赋获赏

  据记载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赋》、《二京赋》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

  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获赏识(这和他后来的宦途坎坷很有关系,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

  仕途坎坷

  献赋之举传播之后,周邦彦名动天下,官职由诸生擢为太学正,任教太学。当上学正后,常有积极作为,但在仕途上并没有得意的成果,长期在州县间担任小官职。倒是词愈写愈受世人喜爱,加上精通音律,能自创新曲,词名愈来愈大。

  宋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排挤出京城,而出任地方官,先任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后任溧水(今属江苏)知县。

  宋哲宗(赵煦)即位后,又调回汴京,哲宗命他再诵《汴都赋》,以后一直做京官,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并以直龙图阁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改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迁官明州(今浙江宁波),再度调回汴京,拜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直到徽宗(赵佶)时代提举大晟府(中央音乐院),任命周邦彦担任主管,从事审订古调,讨论古音,并创设许多音律,影响后世很大。徽宗时期是他作品最多的时期,大部分都带有他华美、轻狂的特质。长期被后人尊为“词家之冠”。

  由于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周邦彦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主官。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病逝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艺术风格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

  题材上,周邦彦词以写艳情与写景咏物为主,多写风月相思、羁旅行役,其次是写景咏物,还有一些怀古伤今之作;音律上,周词严于守律,善于创调,格律严整,音调和谐,审音协律,于慢词的审音调律上有贡献,“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又被誉为“词家正宗”。

  写作技巧上,周词意境浑融,词的技巧、格律进一步深化成熟,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且沈郁顿挫,倾力于语言的镕铸,同时周词善于铺叙,富艳精工,回环往复曲折变化,铺叙详赡,长于勾勒,使词意显豁,摹物写态,曲尽其妙;修辞手法上,周词喜欢用典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旧句,或直接檃括前人之诗入词,浑然天成。

  身为婉约词人的他,词的内容既被苏轼翻新到极致,他必然要在艺术技巧上出奇制胜。他本人精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因此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他更能自己度曲,创造了《六丑》等新词牌。总之,他继承了柳永、秦观等人成就,开了格律词派的先河,为词的艺术形式作出了贡献。

  周邦彦词在艺术技巧上确实高出一筹。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象相交错,技法多变却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而又委婉曲折。

  他的词,艺术形象比较丰满,语言比较秾丽。他善于精雕细琢,在雕琢中能时出新意,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他还善于把古人诗句溶化到自己的词作里,作到巧妙自然。他的词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其词风对南宋的史达祖、姜夔、吴文英、周密、张炎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白雨斋词话》),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在词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艺术贡献

  周邦彦的词作,内容不外乎男女恋情、别愁离恨、人生哀怨等传统题材,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不够广阔。他的成就主要在于兼收并蓄,博采诸家之所长,又摒弃它们的弊端,引导词的创作逐步走上富艳精工的道路。

  在他的词中,既有温庭筠的秾丽,韦庄的清艳,又有冯延巳的缠绵、李后主的深婉,也有晏殊的蕴藉和欧阳修的秀逸。至于柳永的铺叙绵密乃至是淫冶恻艳以及苏轼的清旷豪达,我们都能窥知一二。同时,对于婉约词和豪放词的某些缺点,他也尽量避免。因此,周邦彦的词深得后人赞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著作

  词集

  周邦彦的集子有杨泽民、方千里、陈允平三家和词。其词集在宋代时已有单刻传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有《清真词》2卷、《后集》1卷,曹杓注释。

  现存周邦彦词集有二种版本:一为《片玉集》10卷,宋陈元龙集注,有《疆村丛书》本、《宛委别藏》本、《景印宋金元明词》本;一为《清真集》2卷、集外词1卷,有元刊本、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王鹏运四印斋刻本、西泠词萃本。

  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有吴则虞校点本《清真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出版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中华书局又于2002年出版孙虹等《清真集校注》,最切实用。《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180余首。

image.png

  周邦彦行书作品

  文集

  周邦彦的文集有南宋楼钥编的《清真先生文集》二十四卷,但元人编的《宋史·艺文志》集类所著录《清真居士集》只有十一卷。宋人有见其文者,陈师道说:“美成笺奏、杂著俱善,惜为词掩。”(《古今词话》)张端义说:“美成以词行,当时皆称之。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观。惜以词掩其文也。”(《贵耳集》下)陈郁说:“(美成诗)自经史中流出。当时以诗名家如晁补之、张耒皆自叹以为不及。”(《藏一话腴》)哲宗始置之文馆,徽宗又列之郎曹,皆以受知先帝之故,以一赋而得三朝之眷”。

  这篇《汴都赋》因为收在《皇朝文鉴》之中,流传至今。他的别的文章如《操缦录》五卷,《清真杂著》三卷,皆已不传。

  诗集

  周邦彦的诗集在元代即已散佚。清初厉鹗等因编《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后丁立中得六首,王国维得断句诗二首。近人罗忼烈复从《永乐大典》等书,多方搜辑,共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其中如咏战马《天赐白》(七古)、咏古烈士《过羊角哀左伯桃墓》(五古),及其它古体诗,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知宋代文人颇严诗词之别,不在闺房作《生民》《清庙》之诗,悬“杏坛讲学”之图。

  但这也并不证明这些文人不关心国家大事、民生疾苦。近人论词,有的以作品中有否反映当时社会情况为优劣标准,倒是证明这些批评家自己不知道某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须知,宋人在诗中写景、叙事、说理、论道,就是不谈情说爱,而在词中,则赞美女性,诉相思,叙离恨。北宋人一般不在词中反映社会问题,直到南宋,才在词中谈论国家大事。

  因此,像周邦彦这样一位言情圣手,在他的诗中绝对看不到他在词中所表达的情调与观感,这就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一般的风尚。

  人物轶事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词人,传说他与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往来密切。

  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压城门之际恨不能“胜”徽宗,看着李师师的纤指剥去橙子皮而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求能在师师的“锦幄”下求的一时“初温”,情绪绵绵,对面坐下听师师弹琴弄弦。悄悄地发问:晚上住哪儿?引用李师师对徽宗说过的话“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于是在徽宗“休去”后,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好相会时机。赞师师的机智。李师师很喜欢,笑纳了。天将拂晓,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另有一种说法《少年游·并刀如水》中的译文是:路滑霜浓,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这里是挽留徽宗“休去”。)

  谁知有一次在与宋徽宗云雨之后,李师师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这首词当着徽宗的面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就明白那天在李师师家的事被人知道了。他问李师师填词的人是谁。李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

  于是,第二天,宋徽宗就下令把周邦彦贬出京城。宋徽宗又去李师师家的时候,李师师不在。过了一会儿,李师师回来了,但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宋徽宗问她去了哪里,李师师说送人去了。宋徽宗马上问她,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李师师点点头。宋徽宗问:“他又写了什么东西没有?”李师师说填了一首《兰陵王·柳》。

  宋徽宗让她唱来听,李师师就唱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听了以后,觉得周邦彦确实是个人才,就赦免了他,还让他做了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

  人物评价

  南宋陈郁称赞周邦彦:“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藏一话腴》)

  陈匪石: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宋词举》)

  叶嘉莹:周邦彦是个结北开南的人物,他是集结了北宋的大成,而开拓了南宋先声的人物。……他不是以感发取胜,变成了以思力取胜了。(《唐宋词十七讲之周邦彦》)

  影视形象

  2007年,在电视剧《清风明月佳人》中:刘大为饰周邦彦。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妲己:从真实人物到狐狸精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