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沃波尔,第一代奥福德伯爵,又译罗伯特·华尔波尔,英国辉格党政治家,主要成就第一任奥福德伯爵,英国首相,生卒时间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
生平
早年生涯
罗伯特·沃波尔在1676年8月26日生于诺福克郡霍顿堂,在家中17名孩子中排名第3,虽然其中的8名都在出生后不久夭折,但沃波尔仍可算是历史上拥有最多兄弟姊妹的英国首相。沃波尔的父亲同样叫罗伯特·沃波尔,是一名辉格党政治家,在下议院曾任赖辛堡自治镇选区议员;而沃波尔的母亲名叫玛丽·伯韦尔(Mary Burwell)。
沃波尔早年自1690年至1695年受教于伊顿公学,后在1696年获剑桥大学英皇学院取录。在1698年,沃波尔唯一在生的兄长爱德华去世,为了协助父亲管理家族财产,他被迫缀学离校。沃波尔原本打算当神职人员,但由于自己成为了家中长子,将要继承父亲家产,他唯有打消此念头。
投身政治
在1700年11月,沃波尔的父亲逝世,并遗下了下院赖辛堡自治镇议席。沃波尔后在1701年1月的补选中成功取得父亲的下院议席,由此展开其政治生涯。到1702年,他离开赖辛堡自治镇选区,改到邻近的金斯林(King's Lynn)选区参选,以求谋得更重要及稳定的议席。他在此后的40多年时间,都是下院金斯林选区的议员。
马尔博罗公爵
与他的父亲一样,沃波尔是一位积极热心的辉格党党员,当时辉格党也是比对手托利党更具势力的政党。在1705年,沃波尔获委到海军大臣委员会供职,管理海军事务。其极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备受重视,不久即于1708年获财务大臣兼内阁领班戈多尔芬勋爵荐到内阁出任驻陆军部大臣。到1710年起更同时兼任海军司库。沃波尔所出任的官位多与军务有关,这使他很快就成为了资深政治家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军司令马尔博罗公爵的重要顾问。沃波尔遂借此很快就成为了内阁最重要的阁臣之一。
尽管沃波尔备受器重,但他却无法阻止内阁坚持对亨利·萨谢弗雷尔博士提出起诉。萨谢弗雷尔博士是一位教会人士,曾在地方举行福音布道会宣扬反辉格党讯息,因此遭到政府起诉。有关起诉在当时相当不受欢迎,最终更引致了马尔博罗公爵的失势,以及辉格党政府在1710年大选后垮台。此后,托利党的罗伯特·哈利上台当政,沃波尔则不再任驻陆军部大臣,但却继续出任海军司库至1711年1月2日止。哈利曾有意怂恿他转投托利党,但被加以拒绝。相反,沃波尔成为在野辉格党最常发言的议员之一,并且有效地为戈多尔芬勋爵加以辩护,使他免受托利党的攻讦。
辉格党成为在野党以后,沃波尔与马尔博罗公爵遂渐成为托利党铲除及抹黑的目标。在1712年,托利党指控沃波尔在任驻陆军部大臣期间贪污受贿;尽管这些指控出于政治仇恨而非事实,但沃波尔仍然被下院弹劾,而托利党员主导的上议院更势不可挡地宣布沃波尔罪名成立。沃波尔结果被判囚于伦敦塔六个月,而且还被驱出下院。庆幸的是,对于沃波尔的遭遇,社会大众多表同情,并认为他是不公审讯下的牺牲者,这使他很快就在1713年重新获选民选回下院。由于沃波尔被诬陷下狱一事背后由托利党的哈利(当时已为牛津伯爵)及博林布鲁克勋爵策划,沃波尔日后对两人极为憎恶。
财政大臣
安妮女王在1714年驾崩后,根据《1701年嗣位法案》,王位由其居于德意志汉诺威的远亲乔治一世继承。由于《嗣位法案》将安妮女王一些信奉罗马天主教的亲戚排除在继承名单以外,因此乔治一世的继位资格是存有一定争议的。正因如此,乔治一世曾认为托利党反对他的继承权,故他并不信任托利党。在1714年,乔治一世正式登基,这一方面标志着汉诺威王朝的开始以外,另方面也标志着辉格党主导政坛长达50年的开始。身为辉格党员的沃波尔在1714年获委为枢密院顾问官,又获委到内阁出任军队主计长,其时内阁名义上是由哈利法克斯勋爵领班,但背后却由沃波尔的妹夫汤森勋爵及斯坦厄普勋爵掌握实权。另一方面,沃波尔还获秘密委到一个秘密委员会,暗地对前一届托利党政府进行调查。当中,一些在1712年策划令沃波尔被下院弹劾的人士,现在都遭到委员会的政治清算,例如,牛津伯爵遭到弹劾,而博林布鲁克勋爵更被《充公令》充公家产。
巽得兰勋爵
内阁名义领班哈利法克斯勋爵在1715年逝世后,备受重视的沃波尔获委任为第一财政大臣兼财政大臣。在任期间他曾率先引入偿债基金,以协助减少国债。然而,沃波尔所在的内阁却常常因不同议题出现分歧,其中尤以外交问题最为明显。通常而言,沃波尔与汤森勋爵同属一派,而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则属于另一派。对于沃波尔一派而言,他与汤森勋爵皆认为乔治一世在外交方针上表面照顾英国利益,但背地里却只是为自己的德意志领土著想;相反,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一派却得到乔治一世的支持和信任。在1716年,原任北方大臣的汤森勋爵被改调任重要性较低的爱尔兰总督。尽管汤森勋爵成功被降职,但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仍然不满足,最终迫使汤森勋爵在1717年4月辞职出阁。在汤森辞职的翌日,沃波尔也随之请辞,与他一同转到反对派阵营。此后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两人完全有效地控制内阁。
沃波尔请辞后不久,乔治一世因故与其子威尔士亲王(后来的乔治二世)出现家庭纠纷,使皇室家庭陷于不和。沃波尔与其他反对政府的人士遂经常聚集于威尔士亲王所居的列斯特府,共商政事。与此同时,沃波尔渐渐成为王妃卡罗琳的密友之一。在1720年,沃波尔成功为威尔士亲王与乔治一世达成和解,使其地位更进一步得以巩固。
加入太子一党以后,沃波尔继续在下院施加重要影响力。在1719年,政府有意引入一项《贵族爵位草案》,企图限制君主册封贵族的权力。有关草案遭到沃波尔的强烈反对,促使草案被暂时搁置,至1720年更被下院直接拒绝。引入贵族爵位草案的失败,迫使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与反对派系修好,邀请沃波尔及汤森勋爵重返内阁,分别出任军队主计长及枢密院议长之职。然而,威尔士亲王始终对亲父皇的政府心存鄙视,故沃波尔入阁的决定使他一时失去了威尔士亲王的信任。
取得实权
返回内阁后不久,英格兰适值投机风气炽热,后来更导致了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南海泡沫事件是指当时政府透过一项计划,准许市场让出大不列颠国债,以换取具有高市值的南海公司股份。有关消息传出后,市场普遍预期南海公司将会在布料、农产及奴隶等国际贸易上赚取丰厚利润,结果触发全国,包括沃波尔本人对南海公司作疯狂投机。但到了1720年后半年,由于投机过热,导致南海公司的股份崩盘,股价狂泻。沃波尔在股灾前从银行界获知内幕消息,及时将股份售出脱身,不过广大的投资者却因股灾损失惨重。
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使公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在1721年,下院即成立委员会调查事件,并发现内阁不少官员皆涉嫌贪污舞弊。当中受牵连在内的阁臣更计有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邮政总局局长老詹姆士·克拉格斯、南方大臣小詹姆士·克拉格斯,甚至乎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等等。事后,克拉格斯父子两人在举国痛骂下分别在1721年3月及2月逝世,其余人等都因贪污罪名被下院弹劾,艾思拉比更被下狱囚禁。可是在沃波尔的影响下,斯坦厄普勋爵、巽得兰勋爵及部分人士最终没有被深究,结果沃波尔被舆论戏称为“包庇大臣”(Screenmaster-General)。
未几,巽得兰勋爵在1721年请辞,斯坦厄普勋爵亦在同年去世,沃波尔遂成为内阁最有权势的人物。在1721年4月,他进一步获委为第一财政大臣、财政大臣、以及下议院领袖三职。一般认为,沃波尔是由此展开其“有实无名”的首相生涯的,但事实上,他当时仍然要与其掌管外交事务的妹夫,即北方大臣汤森勋爵分享权力。此外,他们也受到另一内阁要员南方大臣加特利勋爵的要胁。
首相生涯
乔治一世朝
南海泡沫事件以后,在沃波尔的推动下,国会推出多项措施挽救金融危机。其中,南海公司董事们的资产都被充公,以向事件受害者发放补偿金;另外南海公司的所有股份更被英伦银行及东印度公司瓜分。尽管南海泡沫事件使国民对英皇及辉格党皆大失信心,但经过沃波尔在下院努力发表富有技巧的演说加以辩护后,大众多少也回复了相当的信心。
乔治一世
另方面,沃波尔就任首相不久以后,还揭发出一宗由罗契斯特主教法兰西斯·阿特伯里策划的詹姆士党政变阴谋。詹姆士党人其实早在1715年及1719年先后发动过起义,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这次阴谋败露再一次使詹姆士党人失望。托利党方面也深受政变阴谋困扰,该党领导人之一的博林布鲁克勋爵由于曾经同情过詹姆士党,结果他在事件发生后一度潜逃法国,免受审讯,至1723年才获英国当局准许返国。
此后,沃波尔与其阁臣的势力不断巩固,相反皇权却不断萎缩。至1724年,沃波尔与汤森勋爵最主要的政治对手加特利勋爵由南方大臣降职为爱尔兰总督,沃波尔与汤森勋爵两人遂完全控制了政府及内阁。在他们两人管治下,英国成功在1725年与法国及普鲁士订立条约,维系和平。这个时候的英国免于战争、免于詹姆士党的威胁、免于金融危机;相反,在经济的急速发展下,沃波尔渐得乔治一世的信赖。在1725年,为表彰其贡献,沃波尔获勋为巴斯骑士,翌年更勋为嘉德骑士,一时之间,无数殊勋为他取得了“气势汹汹的爵士”(Sir Blustering)之名。除了他以外,他的长子还早于1723年获封世袭男爵,可见沃波尔一家地位日重。
乔治二世朝
乔治二世
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亦曾讽刺过沃波尔。
威廉·普尔特尼
在1727年,乔治一世驾崩,而在其子乔治二世登基继位后,曾一度有舆论认为沃波尔将不出数日内被免官。不过在卡罗琳皇后的怂恿下,乔治二世最后没有罢免沃波尔;而尽管乔治二世不喜欢汤森勋爵,但他亦仍然成功留在内阁。在乔治二世登位最初数年,虽然沃波尔与汤森勋爵继续在内阁分掌权力,但沃波尔已渐渐明显成为主导内阁的一位。同时,两人亦不时就外交事务出现争吵,其中又以对普鲁士的事务分歧最为严重,不过当时决策权大抵已落入沃波尔手上。在1730年5月15日,汤森勋爵正式从内阁退休,不少后人认为,这天是沃波尔非正式首相任期的开始。
汤森勋爵离开以后,沃波尔在往后数年成为内阁唯一的领导人物。除了得到卡罗琳皇后的信任,沃波尔亦渐渐重新得到乔治二世的信任。在得到两人的支持下,沃波尔能够自由任用皇家任命权,并因应其政治需要而给予各类任命、以至于给予殊勋。沃波尔能够自行选定内阁人选,并可以迫使内阁阁臣达成一致共识。由于沃波尔所享权力以往在内阁无人能及,所以他才会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沃波尔一方面在内阁享有无上权力,但另一方面却结下不少政敌,而最主要的政敌包括有托利党的博林布鲁克勋爵及辉格党的威廉·普尔特尼(普尔特尼因为沃波尔不让他入阁出仕而心怀怨怼)。博林布鲁克勋爵与普尔特尼两人曾合资出版一份叫《工匠》( The Craftsman )的期刊,大力对沃波尔推行的政策进行抨击。除了他们以外,沃波尔也常常是讽刺作品挖苦的主角,著名剧作家约翰·盖伊就曾经在其著作《乞丐歌剧》中讽刺沃波尔,并将他与积犯强纳生·威德加以比较。沃波尔其他的政敌还计有乔纳森·斯威夫特、亚历山大·蒲柏、亨利·菲尔丁和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等。
尽管树立不少政敌,但由于沃波尔采取避免战争的政策,进而成功维持低税,使他始终深得下院及普遍民众的支持。在1733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爆发时,沃波尔就成功游说乔治二世不要派兵到欧陆参与战争,从而使英国免于战争负累。在同年,为了解决严重的走私避税问题,以及堵塞漏洞,沃波尔计划将烟草及酒由过往征收关税改为徽收国内货物税(excise),并且由以往在港口抽税改于批发点抽税。沃波尔的建议引起全国极力反对,反对派甚至联结全国商人对建议加以声讨,最后沃波尔唯有在下院对草案进行投票前夕撤回建议,事件才得到平息。这次事件对沃波尔的影响力一度构成很大威胁,而他则在事后辞退有份反对建议的阁臣,但这样反使到更多的辉格党员转投反对派阵营。
在1734年下院大选以后,沃波尔一派仍然成功维持下院的多数优势,但优势已比以往收窄,而他的声望在此后更不断下滑。在1736年,下院通过增加毡酒的税率,结果引发伦敦街头出现动乱。同年在爱丁堡,有群众因为不满禁卫滥用职权,血腥阵压示威民众后获得英皇特赦免罪,最终在当地爆发严重的波蒂厄斯暴动。虽然历经暴动,但沃波尔依然保持在下院的多数优势,并成功拒绝约翰·巴纳德爵士(Sir John Barnard)有关调低国债息率的建议,以及在1737年游说国会通过《牌照法案》,对伦敦的剧院进行规管及审查。《牌照法案》对剧作家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他们以往专门讽刺政府的戏剧,在法案通过后都要受到审查。
失势
在1737年,卡罗琳皇后逝世,她的去世没有动摇到沃波尔对乔治二世的影响。但尽管乔治二世对沃波尔愈加信赖,但他在政府的领导地位却愈受挑战。而随着威尔士亲王腓特烈与父皇日渐疏离,一群比如老威廉·皮特和乔治·格伦维尔等等称之为“爱国小子”(Patriot Boys)的新进政治家投身加入到威尔士亲王的反对派阵营,并逐渐形成一股抗衡沃波尔的主要政治势力。
威尔士亲王腓特烈
阿盖尔公爵
沃波尔在任后期未能够维持避免战争的政策,成为了他失势的一大导火线。根据早于1729年签订的《塞维尔条约》,英国同意不与西班牙在北美洲的殖民地进行贸易,而为了履行条约,条约允许西班牙在其殖民地领海范围内登上英国船只进行巡检。可是后来两国却在西印度爆发贸易纠纷(有关纠纷是指一名叫詹金斯的英国商船船长于西印度被西班牙当局人员登船巡检时割下耳朵),沃波尔起初曾极力阻止开战,但其主张遭到了乔治二世、下院、以至部分内阁阁臣的反对;及至1739年,备受各方压力下,沃波尔迫于无奈地放弃和解,决定开战,引发詹金斯的耳朵战争。
在英、西开战以后,沃波尔的影响力仍然富戏剧性地下跌。在1741年的下院大选中,虽然沃波尔一派在不少选区都获得普遍选民支持,不过在“口袋选区”却遭遇连番挫折(口袋选区是指那些由地方权贵内定或操控人选的选区)。大抵而言,沃波尔一派在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下院议席皆有增长,但议席的增长未能够弥补他们于1734年及这次大选在康沃尔地区失去的议席。由于威尔士亲王腓特烈本身兼领康沃尔公爵的头衔,因此康沃尔实为他的领地,而领地内选出的下院议员大多都听命于威尔士亲王,对沃波尔则心怀敌意。此外,在阿盖尔公爵的影响下,沃波尔在苏格兰也失去不少议席。综合而言,鉴于大选后很多新议员的政治意向不明,因此难以断定沃波尔在大选后所得的确实多数优势,不过一般当代历史学家则推算,他在下院仅余14至18席的些微优势。
在新一届国会中,不少辉格党员都认为年老的沃波尔已再不能够带领政府,以及处理战务,而他在国会的多数优势也已经大不如前,支持他和反对他的人士皆势均力敌,形成不相伯仲之势。在1742年,下院就威尔特郡奇彭纳姆(Chippenham)一场补选是否遭受不法操控展开辩论,沃波尔等人遂同意借此事当作他的不信任动议。最终沃波尔在投票中被挫,事后同意从政府辞职。为了答谢其贡献,沃波尔在1742年2月6日获乔治二世晋封为 奥福德伯爵,成为上院议员。五日后,沃波尔交出印信,正式辞官。
晚年
维明顿伯爵继沃波尔任首相。
奥福德伯爵退仕后,首相一职由维明顿伯爵接任,但实权则握在加特利勋爵手中。此外,维明顿伯爵政府曾设立一个委员会,专门调查前任政府曾否有任何贪污徇私或政策失当的问题,但最后没有任何发现。退仕后的奥福德伯爵依然对乔治二世起很大的影响力,虽然他已不再任官,但乔治二世却仍经常就每事咨询于他,使他被舆论称为“布幕后的官员”(Minister behind the Curtain)。在1744年,在他的协助下,加特利勋爵成功被逐出内阁,并让亨利·佩勒姆成为首相。
奥福德在1745年3月18日卒故于伦敦阿灵顿街家中,终年68岁,死后其遗体安葬于家乡霍顿(Houghton)。奥福德死后,其伯爵爵位由长子乔治继承,后来又于1751年传予乔治的独子。乔治的独子死后,伯爵爵位复由奥福德另一位儿子贺拉斯于1791年继承,贺拉斯是著名作家及诗人托马斯·格雷的朋友。贺拉斯在1797年死时没有子嗣,伯爵爵位遂归于断绝。
家庭
沃波尔在1700年7月30日娶凯瑟琳·肖达(1682年-1737年8月20日)为妻。凯瑟琳的父亲约翰·肖达爵士(Sir John Shorter)在肯特郡是富有的商人。沃波尔与凯瑟琳共育有两女四子,当中包括:
凯瑟琳·肖达
罗伯特·沃波尔,第二代奥福德伯爵 (1701年-1751年3月31日,育有一子)
凯瑟琳·沃波尔 (1703年5月13日-1722年10月22日,死时未婚)
霍雷肖·沃波尔 (1704年-1704年7月24日,夭折)
玛丽·沃波尔 (约1705年-1732年1月2日,育有两子)
贺拉斯·沃波尔,第四代奥福德伯爵 (1717年9月24日-1797年3月2日)
爱德华·沃波尔爵士 (约1720年前-?,育有一私生女)
凯瑟琳在1737年卒故后,沃波尔大约在1738年3月3日前迎娶其情妇玛丽亚·史吉雷特(1702年-1738年6月4日)为妻,但他们两人早于1724年就在里奇蒙、家乡霍顿及伦敦的社交场合公开地一同出现。沃波尔与玛丽亚育有一私生女,后来透过他们的正式婚姻而成为玛丽亚·沃波尔女爵(Lady Maria Walpole,生卒不详)。然而,玛丽亚在婚后三个月因流产致死,事件对沃波尔构成很大打击。值得一提的是,剧作家约翰·盖伊在1728年所著的《乞丐歌剧》中,莫利与马克白两角正正就是讽刺玛丽亚与沃波尔两人的关系。
影响
现代的唐宁街10号。
沃波尔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政坛可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其主要对手托利党长久陷于分裂,仅为一个势力单薄的小政党;相反,辉格党则成为了在当时领导英国政局,无可比拟的主要政党。不过,沃波尔在政治上的影响对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发展却没有多大的帮助。沃波尔在任首相之时,他主要取信的是君主,国会是否支持并非首要考虑;至于他对政坛的影响,也主要出于他个人的人际网络,而不是他的官位本身具重要影响。相较而言,继他以后的几任首相,由于缺乏了沃波尔那些个人素质,所以他们大多十分脆弱,欠缺实权。首相一职完全发展成具重要性及影响力的格局,要待沃波尔辞官后几十年才开始成形。
在治国方面,沃波尔在任期间长期采取维持和平的政策,使英国的经济得以繁荣稳定。此外,在他的带领下,汉诺威王朝得以在英国生根,而詹姆士党的势力则被有效打压。沃波尔下野后不久,詹姆士党人在1745年发动起义,有关起义被镇压后,詹姆士党在英国的势力终告被彻底粉碎。
沃波尔与今日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也有着密切关系。唐宁街10号本是乔治二世在1732年送赠予沃波尔的私人礼物,但沃波尔只愿以第一财政大臣的名义受礼,因此理论上唐宁街10号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而第一财政大臣这个官衔在今时今日已多为首相所兼领,所以事实上那里已经是英国首相的官邸。沃波尔在1735年9月22日正式迁入唐宁街10号,但由于那里并不宽敞,曾有不少首相宁可选择居于自己豪华宽敞的宅第,也不居于唐宁街10号。
沃波尔任相时亦曾收藏了大批艺术品,这批艺术品后来由他的孙儿第三代奥福德伯爵在1779年售予俄罗斯女皇凯瑟琳二世。这批藏品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现时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荣誉
头衔
罗伯特·沃波尔,Esq(1676年8月26日-1701年1月11日)
罗伯特·沃波尔,MP(1701年1月11日-1714年10月1日)
罗伯特·沃波尔阁下,MP(1714年10月1日-1725年5月27日)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阁下,KB,MP(1725年5月27日-1726年5月26日)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阁下,KG,KB,MP(1726年5月26日-1742年2月6日)
奥福德伯爵阁下,KG,KB,PC(1742年2月6日-1745年3月18日)
殊勋
P.C.(1714年10月1日)
K.B.(1725年5月27日)
K.G.(1726年5月26日)
世袭伯爵 (1742年2月6日)
以他命名的事物
位于美国麻省的市镇沃波尔在1724年立镇,并以罗伯特·沃波尔爵士命名。
相关条目
沃波尔内阁
南海泡沫事件
唐宁街10号
辉格党
参考资料
Black, Jeremy. (2001). Walpole in Power.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Dickinson, Harry T. (1973). Walpole and the Whig Supremacy. London: English Universities Press.
Hill, Brian W. (1989). Sir Robert Walpole: "Sole and Prime Minister." London: Hamish Hamilton.
Morley, John. (1889). Walpol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Plumb, John Harold. (1956–1960). Sir Robert Walpole. (2 volumes). London: Cresset Press.
Plumb, John Harold. (1967).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 England 1675–1725.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More about Sir Robert Walpoleon the Downing Street website.
http://www.efamilytree.net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q详情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制体系以三公九卿为核心,详情
在唐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中唐时期的大历年间(766—779年)孕育出了一群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以详情
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燕昭王姬职的即位堪称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转折。作为燕易王之孙、燕王哙之子详情
在中国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戚继光与邓子龙作为抗击外敌的杰出将领,分别在东南沿海与西南边疆、详情
在北齐王朝的权力漩涡中,武成帝高湛与河间王高孝琬的叔侄对决,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触目惊心的皇室相残案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宣太后与芈月这两个名字常被并置提及,二者是否为同一人?这一疑问不仅困扰着详情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下,暗涌着无数人性之恶。这些恶人以背叛、残暴、贪婪等丑恶行径,在历史详情
战国时代,赵国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赵雍以胡服骑射改革闻名于世,他北击林胡、楼烦,吞灭中山国,拓地千详情
根据《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及权威历史研究资料,袁基(字士纪)作为东汉末年汝南袁氏的嫡长子,其详情
1203年的草原春寒料峭,克烈部大帐内,60岁的王汗攥着金错刀,刀柄上的红宝石映出他铁青的脸色。详情
在杨家将的传奇叙事中,马赛英以"罗刹女"之名与"九股练索"详情
在明朝正德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瑾曾以立皇帝之姿搅动风云,其权势之盛令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然而,这位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锐字常被赋予锐意进取、敏锐果敢的内涵。北宋名相章得象与当代保险科技企业家方锐详情
在欧洲艺术史的长河中,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约1266—1337详情
在南北朝的文学星空中,王僧孺(465—522)以诗文清丽、骈散兼工著称,其作品不仅承载着六朝文人详情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其历史发展与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息息相关。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到明朝撤离安南,越南详情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服饰体系呈现出独特的民族融合特征。蒙古族详情
公元622年春,河北南部洺水河畔爆发了一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决战。秦王李世民与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黑闼在详情
在明朝科举史上,黄观以连中三元的壮举成为传奇人物,而他的籍贯归属与人生轨迹,更与池州贵池这片土地详情
在唐朝的宫廷画卷中,唐玄宗李隆基的29位女儿犹如繁星点缀,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永穆公主、万春公主与详情
在中国音乐史与政治史上,师旷是一个兼具传奇色彩与历史厚重感的名字。这位春秋时期晋国的宫廷乐师,以详情
在华夏文明起源的宏大叙事中,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犹如两枚关键拼图,共同构建起炎黄部落联盟的崛起图景详情
公元前273年,战国中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的战场上,一场改变战国格局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征伐,战火纷飞。而最终打破这一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对抗。这场战役虽以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武侠文化的语境中,实力往往与武功修为、江湖地位、智谋韬略紧密相连,而当我们将虚构角色殷野王与现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