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
2021-10-20 11:23:01

  金匮之盟,俗称金柜之盟,说的是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一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

  

image.png

  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金匮”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此次为赵普所献,并为太宗发现和公开的“金匮之约”正为“独传约”。

  在《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意思即传位于弟赵光义,北宋官方文献中《实录》《国史》等所记录和承认的“金匮之约”也只是“独传约”。此即金匮之盟的由来。

  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image.png

  宋太祖

  金匮之盟这个说词,解决了宋太宗取得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宋太宗很是感激,召见赵普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封普为梁国公。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宋太宗逼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自刎身亡,太祖次子赵德芳离奇病死,后宋太祖的另一个弟弟赵光美,亦遭流放而死。

  金匮之盟在宋太祖时代,人所未闻,又恰好可帮助宋太宗获得即帝位的合法性,事实上宋代时宋太宗弑兄登基的“烛影斧声”说已大行于世。时至今日,后代学者大多考证,其为宋太宗命赵普助其伪造。且杜太后去世之时,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已十余岁,富于春秋,随即成年,根本不会出现“后周世宗遗下七岁的后周恭帝”之局。1940年代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匮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普遍的说法。但近年也有学者质疑虚构说,如施秀娥、王育济、何冠环。

  王立群认为,杜太后不可能知道宋太祖什么时候死,也不可能知道宋太祖死时其儿子有多大,因此不可能提前预知幼子登基。如果真有金匮之盟,赵普应在宋太宗登基时拿出,而不是多年以后,因此金匮之盟为虚构。由于卢多逊迫害赵普本人及其妹夫、儿子,因此赵普决定重新任宰相报复卢多逊,而此时宋太宗的权力不稳,因此当年反对宋太宗即位的赵普此时用金匮之盟作为条件,支持宋太宗,换取宋太宗支持他报复卢多逊。

  影响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多数学者支持三传论。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