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冯道最有名的一首诗-冯道简介
2021-10-18 15:32:01

  冯可道(882年-954年),即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历仕多朝而身居高位,人称官场“不倒翁”。

  冯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说起冯道,就不得不说他所生活的五代时期。那时候政局极度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短短五十多年中,朝代五经更替,皇位十五次易主。那时候的皇帝大多都是武将,靠政变起家,做事粗鲁,性格暴戾,行为怪诞,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冯道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乱世。

image.png

  长乐老冯道

  冯道先后事四姓十位皇帝,而且均能获得禄位,冯道能在如此乱世中游刃有余,更主要的是他有超强的应对和变通能力,尤其是对时事的判断和人物性格、心理的揣测。唐朝末年,藩镇割据越演越烈,各路节度使拥兵自重,彼此之间混战不休。冯道初为幽州刘守光的参军幕僚。刘守光兵败后,冯道又投靠了大宦官、监河东军张承业。冯道文人出身,精通文学,因此在张承业的推荐下,他又开始侍奉晋主李存勖,任河东节度使书记,随着李存勖建立后唐,这一期间冯道被封为户部侍郎,还成为翰林学士。到了后唐明宗时,冯道又做到了后唐宰相一职。文人出身的冯道,不仅学问渊博深厚,他还特别会利用自己的学问奉承主子,迎合圣意,博得皇帝们的欢心。

  唐明宗驾崩后,闵帝继位,冯道又事闵帝,担任宰相一职。不久,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发动叛乱,闵帝领兵卫州,冯道经过判断,认定闵帝必败,于是,闵帝前脚一走,冯道即刻率领文武百官将潞王迎入,潞王深受感动,因此仍然任用冯道为相。公元936年,石敬瑭奉献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在契丹帮助下,当了后晋皇帝,冯道又转身投奔了后晋,冯道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一顿游说,石敬瑭就任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這几个人共同封鲁国公。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时为出帝。冯道仍然为相,并且加太尉、封燕国公。

image.png

  天马行空著《不倒宰相冯道》

  后晋仅仅存在了11年就亡国了,后来契丹大军大举入侵,攻进开封,擒了出帝,虎狼之师的到来,令后晋满朝文武一片惊慌,他们死的死,逃的逃,唯独冯道镇定自若,未乱方寸,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口才和变通能力,定能说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并获得高位。因此,他又从容地前往京师,拜见耶律德光,冯道的“名声”早已在外,远在契丹的耶律德光也早有耳闻。冯道的到来,让耶律德光深感意外,又在意料之中,耶律德光向冯道斥责道:“你在后唐曾事四帝,可以说是开国守业的大功臣。唐灭亡,你又事晋,也已两代,如今晋灭,又要改换门庭,如此不忠不孝之人,怎能让人相信?”面对耶律德光的斥责,冯道没有丝毫的恐慌,也没有一丝愧疚。反而心平气和、装疯卖傻地答道:“我是一个痴顽老人,无才无德,现在又无城无池,没有去处,怎敢不来?”耶律德光哈哈一笑,觉得这话倒也实在。他又问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答道:“此时佛祖也救不得,唯皇帝救得。”耶律德光大喜,他也的确需要冯道这样的前朝遗老来装点门面,于是封冯道为太傅。后来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被封为太师。后汉仅仅存在了4年,就被后周所灭。

  公元951年,郭威建后周,冯道又脸不红心不跳、大步流星地投到郭威的麾下,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求得太师兼中书令之职。

  和那些忠贞爱国的正面人物相比,生逢乱世、善于见风使舵的冯道是不被后人称赞的。因为中国的士人尤其是读书人,向来以有气节著称。尤其是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耻,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却因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有着良好的声望。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对冯道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