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威廉二世历史-威廉二世历史百科
2021-10-15 17:20:04

  威廉二世,英格兰国王,外文名英语:William II,征服者威廉的三子,号称“胡佛”及“红脸威廉”生卒时间1056年至1060年之间-1100年8月2日。

  威廉二世其势力也覆盖诺曼底,以及在苏格兰也具有影响力。1092年攻占苏格兰边界城镇卡莱尔和坎布里亚,并于1093年11月13日的阿尔维克战役中战胜苏格兰国王父子。但他在扩大威尔士的控制上表现并不是很成功。虽然威廉是个具有战斗力的军人,但是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威廉本人的性格似乎很暴躁。他以凶悍和暴烈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终身未娶也没有私生子。威廉最宠幸的是兰道夫·福莱蒙巴德,1099年威廉任命其为达勒姆主教。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需要,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封建封邑。1100年8月2日,威廉二世在狩猎途中驾崩。

  早年生活

  威廉确切的出生日期不详,据信是在1056年和1060年之间。他出生于其父亲诺曼底公爵的领地,而这领地在适当的时候会由他的兄长罗贝尔二世·柯索斯继承,在他的青年时期,由于他是家族中第三个儿子,尽管接受了法式教育,但是他也只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贵族而不是国王。但征服者威廉的二儿子,也就是他哥哥理查的死使他得以成为王位的继承人选。由于他是父亲最钟爱的儿子,他得以在父亲死后继承王位。尽管他们最小的弟弟亨利于1091年发动的政变促进了他和他长兄的和解,但是总体上他们两兄弟的感情并不融洽。

  三兄弟的感情不睦源于1077年或者1078年发生在雷加的一段往事,当时威廉和亨利两人因为无聊,于是想要作弄一下他们的兄长罗伯特,他们在楼上的门廊上对准罗伯特泼污水。这行为激怒了罗伯特,他深以此为耻。事情至此,兄弟间的争吵不可避免。最后,他们的父亲国王威廉一世都被迫介入,在他的调解劝和下才勉强恢复了兄弟间的关系。

  根据马姆斯伯里的威廉的记录,威廉胡佛是一个“短小粗壮,大腹便便,穿着华丽,时尚流行的君主。尽管性格粗暴,但是他仍留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发型中分一直披到脸上,这样就可以遮住他已经微秃的前额,在他红色,易怒的脸上,有一双变色眼。皮肤上则微有雀斑”。

  威廉二世,约1310年描绘

  外表

  根据玛尔斯伯里的威廉的记录,威廉胡佛是一个“短小粗壮,大腹便便,穿着华丽,时尚流行。尽管人性格粗暴,但是他仍留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发型中分一直披到脸上,这样就可以遮住他已经微秃的前额,在他红色,易怒的脸上,有一双变色眼。皮肤上则微有雀斑”。

  英格兰与法国

  征服者威廉的土地一分为二使得在英吉利海峡两岸都裂土分茅的贵族进退维谷。因为年轻的威廉和罗伯特个性不合,使得贵族们担心他们不能同时取悦双方。因而很可能因为取悦一方领主而得罪另外一方(甚至得罪双方)。当时看来仅有的解决方案莫过于在领主的旗号下再一次联合英格兰和诺曼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征服者威廉同父异母的兄弟,广有势力的主教巴约的厄德的领导下,贵族们开始反对威廉并投向罗伯特最后终于酿成了1088年叛乱。而威廉凭借手中的银子和对建立更好的政府的许诺获得了英格兰人民的支持,击退了叛乱。罗伯特没能在英格兰重振旗鼓并从此再也没有踏上英格兰的土地。1090年,威廉二世进攻诺曼底,摧毁了罗伯特的抵抗力量并强迫他放弃了自己一部分领地。他们事后达成了一致,威廉同意帮助罗伯特恢复他在法国的失地。特别是法国的缅因省。

  这样,威廉胡佛就保障了这个欧洲最强大的王国。(与撒利王朝的解体形成了鲜明对比)(撒利王朝是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尼亚王朝的别名),在英格兰境内,他也最少受封建责任的羁绊,在诺曼底,出于他的封建义务,迫使他修建了修道院并设立主教。在授权争论的年代,他在诺曼底授权的传统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被带到了英格兰,威廉借此成功地将撒利族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逐出了教会。盎格鲁-诺曼底的皇家机构在中世纪的欧洲效率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了。在当时的法国,通过地方法院传达出的国王权威具有无可匹敌的效果。而这些威严有的则是通过各级教堂的宗教仪式来体现出来的。进而通过国王的管理权和法律来统一王国。因而,威廉想要证明的是,国王在罗马教廷的谴责面前享有一定的豁免权。

  权力斗争

  威廉胡佛继承了盎格鲁诺尔曼的所有权,这些都在1086年的末日审判书上详细地反映了出来。做这样的调查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这充分反映出威廉已经完整控制了这个国家。但这并不是源于威廉本人超凡的政治手腕和超凡魅力。好景不长。1089年,威廉就失去了他的顾问和心腹,罗马教廷在诺尔曼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兰法郎克。

  朝政

  威廉胡佛并不尊重教会;最热烈反对他的人都是神父等神职人员。11-12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埃德玛叙述威廉胡佛试图说服犹太人改变信仰,或试图使犹太人重新信奉犹太教的两件事件;事变插曲易发生的;伴随而来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和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姆的争吵中,威廉声言,“昨天他就很恨他(坎特伯雷主教),今天他更恨他,明天和将来,对他的仇恨将与日俱增。”

  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形容威廉胡佛的朝廷,按照他的说法,充斥着穿着奢靡衣服,脚着花哨鞋子,柔腔柔调的青年男子,根据记载,这样的同性恋和鸡奸者是威廉胡佛朝中最受宠爱的人。令人满意的是当英格兰的亨利一世继位后,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下令让他国内那些长发男人剪发。

  不寻常死亡

  威廉二世之死,阿方斯·诺伊维尔的版画,1895年绘画

  威廉胡佛之墓,温彻斯特大教堂

  威廉胡佛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可能是他在新森林打猎时的意外死亡。他被一箭穿心而射杀。但事情的真实情况至今不得而知。

  在1100年8月的一个白天,威廉组织了一场在新森林的游猎,奥德利克·维塔利斯详细地描述这次打猎的准备情况:一个军士长为胡佛准备了六支箭。国王很快高兴地拿起了这些箭,表扬了军士长的工作,自己拿去了四支。剩下的两支箭交给沃尔特·泰尔......说道:“照道理说最锋利的箭应该给那些能够一箭中的的人”。

  在后来的狩猎中,这帮猎手展开队伍追捕猎物,被分配在沃尔特·泰尔的行伍中。泼伊克斯爵士则与其他人隔离开来,这是威廉生前最后一次在人前露面。

  第二天,威廉被一大群农民发现。躺在树林里,一支箭正中肺部。威廉的尸体被贵族们遗弃在他倒下的地方,因为无论是按照英格兰的法律还是习俗,他们不得不赶回自己在英格兰和诺尔曼的封地去确保自己领地的安全。传说中他们被留在当地的炭房里,一个叫普吉斯的烧炭工人将国王的尸体用自己的大车拉到温彻斯特大教堂。

  根据那些编年史的作者的记录,威廉之死并不是出于谋杀,沃尔特和威廉一起去打猎,沃尔特瞄准了一只雄鹿,一箭射去却正中威廉的胸膛。沃尔特试着想要去救助威廉但此时已无能为力。因为害怕被控弑君,沃尔特惊慌之中,跃马而去,这个传说版本被保留在马姆斯伯里的威廉1128年编写的“英国国王编年史”中:

  在国王去世的前一天,国王梦到他去了地狱,魔鬼对他说“我等不及了,因为过了明天我们就能相见了”,他突然被惊醒。他命令侍卫掌灯,并禁止仆人离开他。第二天他走进森林,他由几个人陪着。沃尔特·泰尔陪着他,其他人则追随着他。太阳下山了,弯弓射箭,轻伤了一只从他们身边穿过的雄鹿。鹿还在往前跑。由于阳光直射,国王眯缝着眼睛穷追不舍,一直追了好长一段路。说时迟,那时快,当沃尔特瞄准了另外一只鹿,即刻弯弓射箭,噢,天哪!箭却正中国王的胸膛。

  受了重伤的国王一声不吭,只是一手折断了射入他胸口的箭。这加速了他的死亡,沃尔特赶紧抱起他,却发现他已经不省人事,他跃马而去,拼命地逃跑,尽管当时没有人在追踪他:有些人为他感到遗憾,有的人则协助了他的逃亡。

  国王的尸体被放在一辆大车上被运往温彻斯特大教堂。鲜血一滴一滴往下掉。在那里他被埋葬在塔里。第二年,塔就倒了。威廉胡佛死于1100年,终年40岁,教会对他的死深表遗憾,却无法拯救他的灵魂。他深得士兵的喜爱但是他曾经掠夺过地方的人们却很仇恨他。

  对那些编年史作者而言,他们常用例如不可抗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邪恶国王之死。当然,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威廉二世是被谋杀的传言屡禁不止,因为这样正对威廉二世的蹊跷事件层出不穷,历史学家认为像沃尔特那样的神箭手,是不可能出这样的纰漏。威廉的兄弟亨利,曾经参与了那次狩猎活动,是威廉之死的直接受益人。在威廉死后不久他就登基。

  泰尔的朋友,沙迦教士,在他亡命法国的时候保护过泰尔。之后曾经说过:有个贵族曾经声言,沃尔特·泰尔就用一只箭射死国王,但是我经常听说他,他无所畏惧,无所希冀,曾经就那一事件庄严宣誓保证说,他既没有在国王打猎的那片林子出现,也根本没有在树林里看到过国王。

  鲁夫斯石

  一块叫鲁夫斯石的石碑被立在据说威廉落马而死的地方。

  鲁夫斯石上的碑铭如下:

  这块纪念碑由石头刻成。在一再的被破坏后,1841年起被用铸铁覆盖来加以保护。一座当地的房子以他命名。一家邻近的客栈名叫沃尔特·泰尔爵士。

  鲁夫斯石

  鲁夫斯石(面1)

  鲁夫斯石(面2)

  鲁夫斯石(面3)

  人物评价

  总评

  威廉是一名有效的士兵,但他是一个无情的统治者,而且看来,他所统治的人并不喜欢。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他“被他的几乎所有人所憎恨,并对上帝憎恶。”编年史师倾向于对威廉的统治采取模糊的观点,可以说是因为他与教会的漫长而艰难的斗争:这些编年史师本身就是神职人员,所以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报告。他的首席部长是Ranulf Flambard,他在1099年任命达勒姆主教:这是一个政治任命,看到这也是一个伟大的领地。国王与英格兰人民关系的细节没有得到可信的记录。威廉的同时代人以及他去世后写的那些人全面谴责他主持这些反对者认为是一个放荡的法庭。为了与诺曼领导人的传统保持一致,威廉蔑视英国和英国文化。

  其他评价-同性恋

  自从他的死亡,一些支持有功绩的推测以及其他受到明显偏见支持的推测以来,他的性取向已经出现;特别是他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根据艾玛梅森的说法,尽管威廉在他的统治时期从未被公开指责同性恋,但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中,许多中世纪作家都谈到了他的同性恋,并称他为同性恋。现代历史学家不能肯定地说明威廉是否是同性恋者;然而,他从来没有带过妻子或情妇,也没有生过任何孩子。作为一个没有继承人的单身汉王,威廉会受到各方的压力,要求有一个妻子,并会提出许多结婚建议。事实上,他从未接受任何这些建议,从未接过任何情妇,从未有过任何非婚生子女,这可能表明他对女性没有任何欲望,或者他可能已经发誓贞操或独身,如忏悔者爱德华。然而,他采取宗教誓言的想法因他对教会的明显蔑视而严重受挫。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