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唐太宗的儿子
2021-10-15 15:08:01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为“天可汗”。

  597 隋朝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七年

  出生于武功县

  岐州武功县(今陕西武功县)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8日),李世民出生于岐州武功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嫡次子。李世民4岁的时候,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在见到李世民时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image.png

  613 隋朝隋炀帝大业九年

  迎娶长孙氏,感情甚笃

  太原(今太原市)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母亲在涿郡(治今北京市西南)病逝,高士廉看中了李世民,把外甥女长孙氏(李世民登基后称长孙皇后)许配给李世民为妻。长孙皇后,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嫁给李世民为妻时年十三岁。长孙皇后喜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此外,她善借古喻今,经常与李世民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与唐太宗感情极好。后来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也没有再立后。

image.png

  615 隋朝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参与营救隋炀帝

  雁门关(今忻州市)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始毕可汗因此怨恨隋炀帝,并与隋朝断交。突厥的始毕可汗自恃兵强马壮,趁隋炀帝北巡之机,亲率数十万大军在雁门郡包围隋炀帝。云定兴被授以左屯卫大将军,奉命援救在雁门关被突厥始毕可汗所率大军围困的隋炀帝。云定兴向各地招募愿意出征的军士,李世民应募从军,被划归云定兴的帐下,并建议使用疑兵之计攻突厥,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大胆建议,突厥军遂撤退,李世民这一年才16岁。

  617 隋朝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劝谏李渊晋阳起兵

  晋阳(今太原市)

  大业十二年(616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县(今太原市)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李渊又迁任太原郡留守。同年7月,杀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李世民也跟随到太原劝谏父亲起兵反隋,接着打着“勤王定乱,迎回隋天子”的旗号,正式开始于晋阳县起兵,并且得到李氏宗族、姻亲的响应,是为晋阳起兵。李渊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十一月,李渊攻克大兴,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正式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

  618 隋朝隋炀帝大业十四年

  唐朝建立,晋为秦王

  长安(今西安市)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武德元年(618年)农历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定都大兴,易名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李世民广结豪杰之士,网罗各种人才。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皆为李世民的密友,也是李渊父子晋阳起兵的主要谋士。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此为《唐书》所载)。但很多历史学家怀疑高祖欲传位李世民等传闻可能是李世民掌权后制造出来的,为的是使自己的政变和即位合法化。

image.png

  618 唐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

  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

  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来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结果唐军大败。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太子薛仁杲继位,李渊一方面向盘据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李轨修好,并再度任命李世民为元帅抗击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驻守高墌,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睺抵御,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坚守不出。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军队粮食吃完了,将领粱胡郎等人率领各自的队伍前来投降。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疲劳后,让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列阵。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搏斗,呼声动地,宗罗睺的部队大败,唐军杀了几千人,此战称“浅水原之战”。此战使得唐朝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

  619 - 620 .4 唐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到武德三年

  柏壁之战,收复并、汾失地

  柏壁(今山西新绛县西南)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乘冰冻坚硬,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今山西新绛县西南),与宋金刚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唐军占据有利地形后,用以饱待饥之策,坚壁不出,养精蓄锐。宋金刚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日见饥困。次年4月,宋金刚军中粮食吃尽,只好逃走。李世民引兵追击,大败宋金刚军,俘杀数万人,此战是为“柏壁之战”。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失败,大为惊恐,放弃并州逃入突厥。宋金刚打算跑回起兵初占的上谷,被突厥追上捉回,突厥腰斩了宋金刚。不久后,刘武周也被突厥人所杀。柏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与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消灭北方地方军阀。

  621 .3 - 621 .5 唐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

  消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

  虎牢(今河南汜水镇一带)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令秦王李世民征王世充,李世民征慈涧(今河南新安县东三十里),王世充退守洛阳,唐军蚕食洛阳附近的城镇,切断郑军的粮线,驻军于洛阳北邙,进逼洛阳。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挑选一千多精锐骑兵,全部着黑衣黑甲,分为左右队,分别由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统领。每次作战,李世民都亲自披上黑甲率领他们作为先锋,乘机进击,所向披靡,令敌人畏惧。三月,唐军包围洛阳,李世民令李元吉、屈突通等将围攻洛阳,自己则率步骑三千五百人至虎牢,按兵不动,两军相持月余。五月,在虎牢之战(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带)唐军获胜,平定窦建德,洛阳王世充归降 。此战李世民在该战役中一举平定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割据势力,奠定唐朝基本版图。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

  626 唐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

  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李建成

  长安(今西安市)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辟弘文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一个小内阁。李世民战功与威信显赫,太子李建成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共同排挤李世民。同时,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高祖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告诉了秦王: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的北门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image.png

  627 唐唐太宗贞观元年

  掌握军政大权,登基为帝

  长安(今西安市)

  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高祖李渊让出军政大权,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次日,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

image.png

  628 唐唐太宗贞观二年

  消灭梁师都,统一全国

  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

  梁师都在隋末时联兵突厥始毕可汗共同对抗隋朝,后称帝,国号为“梁”。武德五年(623年),梁师都部将贺遂、索周献地降唐,段德操伺机大举进攻梁师都领地,梁师都处境危险,所幸突厥颉利可汗同意发兵来援才避过覆灭之灾。同时稽胡大帅刘屳成来依附梁国,梁师都却反而相害尽并其部,使手下将领人心惶惶不再信任梁师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见突厥内乱无法援助梁师都,写信劝降,但梁师都坚持不允,便下令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伺机出击。同时也施行反间计收买劝降梁国文武,梁师都大将李正宝便一度打算擒抓梁师都投唐,但为梁师都发觉事情,遂出走降唐,此事之后梁国上下举国不安。同年,唐太宗认为时机成熟,命柴绍与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大举进攻梁师都,同时又遣刘旻进逼朔方东城。梁师都出兵迎战却为唐将刘兰成所败,突厥援军也被柴绍击破,4月26日,梁师都被堂弟梁洛仁所杀,献朔方城投降。四月,梁师都被堂弟梁洛仁所杀,梁洛仁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630 唐唐太宗贞观四年

  消灭东突厥,获尊”天可汗“

  长安(今西安市)

  贞观三年(629年),唐朝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唐太宗的统治也已初步巩固。那时突厥地区连年遭到霜旱天灾,牲畜大量死亡。东突厥颉利可汗加重对各部的勒索,各部纷纷叛离。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贞观四年(630年),太宗令李靖出塞北,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勣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与突厥军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颉利可汗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他派执失思力入朝请罪,请求举国归附唐朝,并表示愿意入朝。至此,东突厥灭亡。贞观四年(630年)三月,西域、北荒诸蕃君长来到长安,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意为“天下总皇帝”,唐朝降外的皇帝诏书均署“皇帝天可汗”。

image.png

  637 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颁行《贞观律》,减轻刑罚

  长安(今西安市)

  唐太宗刚一即位,便命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在《武德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法典,经前后10年的时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颁行天下,称为《贞观律》,全篇共十二篇,500条。《贞观律》中废除斩趾酷刑,增设加役流,大大减少了旧律中重刑条款的数量,缩小了族刑、连坐的范围等等,减轻了刑罚。贞观六年(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唐太宗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以身作则,带头守法, 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认为“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629年),全国判死刑的才二十九人。

  640 唐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消灭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

  长安(今西安市)

  贞观四年(630年),高昌王麴文泰偕妻宇文氏朝唐,太宗赐其妻李姓,预宗亲,封常乐公主。贞观十三年(639年),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遣吐屯阿史那矩领高昌冠军大将军,监督其国,麴文泰于是不再朝贡唐朝。后又与西突厥联兵犯伊吾,掠焉耆,壅绝西域商道。太宗下书责之,并索中原逃亡其地之人,征高昌大臣阿史那矩入朝,皆不应。乃遣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军出讨。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临碛口,西突厥援军不至,麴文泰惊惧无计,病发死。其子麴智盛继位,后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641 唐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击败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

  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松赞干布请求迎娶唐室公主,唐太宗拒绝了这一请求。贞观十二年(638年)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牛进达率领少量唐军袭击吐蕃军营,仍然斩获一千多吐蕃首级,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吐谷浑、白兰羌、党项等地,遣使入唐谢罪,唐与吐蕃此战被称为“松州之战”。松赞干布派遣其宰相禄东赞致礼,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并请求和亲。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

image.png

  644 - 649 唐唐太宗贞观十八年至贞观二十三年

  征讨高句丽

  安市(今鞍山市)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东部大人渊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后立高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为征讨渊盖苏文和保护唐朝的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句丽开战。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率领李世勣、李道宗、张亮和长孙无忌统军10万亲征高句丽。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高句丽国都平壤,不料在安市(今辽宁鞍山)受阻,再也无法前行。在这之后,唐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令牛进达率兵从海上、李世勣率兵从陆路攻打辽东半岛。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再派薛万彻率军从海上攻打鸭绿江口。唐太宗征高句丽虽未能灭亡高句丽,但重创高句丽,收复了今天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时期被高句丽夺取的土地,为今后唐朝彻底消灭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646 唐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消灭薛延陀,设六府七州

  长安(今西安市)

  贞观十九年(645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薛延陀可汗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铁勒等部落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同年,太宗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又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瀚海府(回纥)、金微府(仆骨)、燕然府(多滥葛)、卢山府(思结)、龟林府(同罗)、幽陵府(拔野古)。七州:皋兰州(浑)、高阙州(斛薛)、鸡鹿州(奚结)、鸡田州(阿跌)、榆溪州(契苾)、蹛林州(思结别部)、窴颜州(白霫)。六府七州由燕然都护府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

  648 唐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设立安西四镇

  长安(今西安市)

  唐太宗灭东突厥后,开始对西域(即现代新疆和中亚地区)的西突厥以及一些松散结盟绿洲国家的施加军事实力,其主要针对西突厥,以恢复两汉以来对西域的统治。在经过一系列征战后,西域诸国称臣。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率军讨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和龟兹,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抚宁西域,统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国,史称安西四镇。

  649 .7.10 唐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去世于含风殿,葬于昭陵

  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今西安市)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50多里山峰上)。在朝廷作官的和来朝贡的少数民族首领几百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悲恸地放声大哭,有的甚至剪去头发,用刀划破面孔,鲜血流了满地。松赞干布上书效忠致哀:“先皇晏驾,天子新立,臣子有不忠的,我将率兵赴难。”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和铁勒部的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的孙子契苾何力闻讯赶来,请求杀身殉葬。李世民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