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

地理大发现时间-地理大发现影响
2021-10-08 15:39:57

  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别名叫做新航路开辟,时间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船队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一般认为,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即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和对欧洲以外世界的探险,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使世界从此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新航路开了真正的世界近代历史。因此,自1996年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出现以来,“新航路开辟”一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新教材对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几个细节

  现下流传的2017年课标版部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也正是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作为世界中古迈向近代的起点。对比之前几版教材,新教材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除介绍传统的四大航海家外,还新增了“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一子目,介绍了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等史实。同时,本课还配了位于墨尔本的“‘库克船长的小屋”的插图,对英国人库克的航海,特别是发现澳大利亚的贡献做了简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所配的“16世纪的世界地图”(此图为1570年比利时地图绘制师亚伯拉罕·奥特柳斯所绘)中,已经体现当时新航路开辟的成果。但仔细观察,却可发现地图底部有一块超级大陆,这与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笔者看来,新教材这些细节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做的扩充。在这些扩充的史实中,对后世影响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发现。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和最小的大陆。它东临南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北望印度尼西亚,南眺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战略位置重要。澳大利亚不仅在远离欧洲的南半球,更孤悬于南太平洋之中,与其他所有大陆完全隔绝,今天的澳大利亚主体居民为英国后裔,至今仍是英联邦成员。这就使我们产生疑问,英国人乃至欧洲人是怎么发现这块大陆的?澳大利亚在地理大发现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其实,早有学者指出:17—18世纪澳大利亚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史上仅次于哥伦布发现南北美新大陆的重大事件。但在史学界,对澳大利亚大陆发现的研究热度远远比不上对哥伦布等人的研究。在2003年课标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人民、人教、岳麓三个版本的教材对此事只字未提,所附地图也仅标明后世所称谓的“大洋洲”,丝毫看不出澳大利亚大陆是怎么被发现的。而在人民版所配的地图册中,则把澳大利亚标注为“新荷兰”。

  这种命名方法在那个时代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意即荷兰人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正如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1996年大纲版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同样也是这样标注,还附有注释:17世纪初,荷兰人达到澳大利亚,后来建立殖民地。这种语焉不详的标注及注释让我们更加困惑:荷兰在澳大利亚建立了殖民地吗?澳大利亚又是何时变成英国殖民地的?

  新的部编高中历史教材已经意识到20多年来对此问题的忽视,故对“新航路的开辟”概念进行了补充完善。但《中外历史纲要》限于篇幅及学时,并未对澳大利亚的发现做详细阐述。其实,澳大利亚大陆的发现,不仅仅限于塔斯曼与库克两个人的贡献,其发现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本文拟对澳大利亚大陆的发现做一个全面的史实梳理,以期加深师生对新教材的理解。

  澳大利亚

  二、古希腊罗马:“未知南方大陆”的想象者

  关于澳大利亚的发现,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在各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典文明,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影响深远的学者。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殖民的活跃,必然推动古希腊在地理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随着航海活动的活跃,古希腊人生发了一个疑问: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地球是平的。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可能是最早认为地球是圆形的思想家,他推算出一些关于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他的学生帕曼尼迪斯曾将这些法则运用到圆形地球表面的观察上。此后,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地球是球体的理论渐渐为人们所认识。与他们同一时代的天文学家克利德的攸多克索通过天文观察确立了地球体的理论。这就引起了古希腊人的猜测:既然地球是圆的,现在北半球大陆较多,从平衡地球重量的角度来看,南半球也应有一块大的陆地。否则地球由于失去均衡,自转便必然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而事实上地球自转一直很稳定。由此部分学者推想:一定存在一块未知的南方大陆。公元150年,古罗马时代的著名学者托勒密在其著作《地理学指南》中,绘制了一张地图。在图中,南半球有一块大的陆地,这块大陆被标注有拉丁文“Terra Australis Incognitia”,即“未知南方大陆”(直到1814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总督麦考利将“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简化为“Australia”一词,沿用至今)。此后一千多年,欧洲人一直沉迷于“南方大陆”的传说之中。新教材第7课所配的“16世纪的世界地图”中的底部超级大陆,上面标注的文字即来源于此。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内尔曾就此后欧洲人对“南方大陆”的想象心理描述到:“从字面上讲,这儿的一切都是与欧洲文明相反的东西。(这是)一个有崇高的人文价值的地方,一个脱离了古老矛盾羁绊的地方,被人们视为金山、银山、宝山。”但当时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航海技术的限制,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航海活动主要局限在地中海、黑海和非洲西海岸部分地区,对“未知南方大陆”只能望洋兴叹。可这种心理成为中世纪末期以来,热衷于“寻金热”的西欧殖民者,不惜漂洋过海寻找他们想象中埋藏有大量金银的“未知南方大陆”的根据之一。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切入到澳大利亚的发现,看似漫无边际,其实是在追本溯源。新教材的必修部分采用的是通史模式,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脉络及广度。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古典文明的高峰,在第6、7课的教学中,将学过的古希腊罗马在地理学上的成就运用于本课,可以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其辉煌成就,也便于学生厘清近代发现澳大利亚的历史渊源,从而形成完整的历史逻辑链条。

  1500年前后,由于欧洲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需求激增,正如恩格斯所言:“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在“寻金热”的驱使下,有着强大王权支持的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

  最先开始寻找“南方大陆”的是控制了东方商路的葡萄牙。从1519年开始,葡萄牙人多次从印尼的雅加达和马鲁古群岛出发,进入南太平洋,虽历经艰险,但没有什么重大的发现。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取代葡萄牙成为向“南方大陆”探险的主角,其中,以下几位航海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阿尔瓦罗·德·门达纳(1541—1595年)。西班牙侵占美洲后,基于秘鲁种植园主对黄金和劳动力的需求,1567年,门达纳率领一支探险队从秘鲁的卡亚俄出发,向西探寻“南方大陆”。1568年2月,他们发现了一个群岛。他们用《圣经》里所罗门远航归来载满黄金的故事将这个群岛命名为“所罗门群岛”。1595年,在门达纳的第二次航行中,他宣布所罗门群岛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今天,我们翻看地图可知,门达纳发现的所罗门群岛其实离澳大利亚已经非常近,后者就在所罗门群岛不远的西南海域。

  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基罗斯(1565—1615年),葡萄牙航海家,为西班牙王室服务,门达纳的助手。1605年,基罗斯率探险队从秘鲁出发,顺利抵达一块大的陆地,他以为自己已发现“未知南方大陆”,欣喜若狂,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第一块大陆是由哥伦布发现的;第二块大陆,也就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大陆则是由我发现的。”一个半世纪后,英国航海家库克证实,基罗斯发现的是一个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的群岛,他将其命名为新赫布里底群岛,即现在的瓦鲁阿图。

  路易斯·韦兹·德·托雷斯(?—1613年),基罗斯的助手。基罗斯发现了自以为是“南方大陆”的新赫布里底群岛后,赶回西班牙报喜,托雷斯带领船队继续探险。他意识到基罗斯发现的“大陆”其实不是大陆,而是群岛后,调转船头,向西北方向航行,准备返回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向当地总督报告。1606年,他穿过一条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隔开的海峡,这条海峡就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托雷斯海峡。从上可知,西班牙航海家们距澳大利亚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但功亏一篑,他们始终没有踏上“南方大陆”的土地。

  葡萄牙与西班牙是1500年以來新航路开辟的先驱,他们在南太平洋上苦苦寻找“南方大陆”近一个世纪,却无功而返。此后,由于西班牙、葡萄牙的国力逐渐衰落,殖民重心分别放在美洲和亚洲,他们逐渐放弃了探寻“未知南方大陆”的活动。在教学中,若简要介绍两国接力似地寻找“南方大陆”的历程,有助于学生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大势。其中,有几处值得关注:一是寻找“南方大陆”的背景与1500年寻找通往亚洲新航路的背景可进行对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二是由西葡两国寻找“南方大陆”的出发地,可知16世纪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格局——西班牙占据西半球,葡萄牙占据东半球。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西葡两国在南太平洋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之时,没有继续坚持寻找“南方大陆”?让学生明确16世纪末西葡逐渐走向衰落的事实,进而为荷兰人发现“南方大陆”埋下伏笔(联系荷兰何以强大等史实)。

  古希腊人

  三、葡萄牙、西班牙:寻找“南方大陆”的先行者

  17世纪后,“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国力蒸蒸日上,西班牙、葡萄牙逐渐走向没落。荷兰依靠其强大的海洋运输能力,掀起了寻找“南方大陆”的高潮。

  走在最前列的是威廉·扬茨(1570—1630年)。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扬茨前往南太平洋探险。他从印尼的班达岛出发,沿新几内亚的南部海岸线航行,到达托雷斯海峡后转向南行,在今澳大利亚北部的约克角半岛登陆。这本应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因为他是第一个登陆“南方大陆”的欧洲人。然而,扬茨此刻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以为这是新几内亚的一部分:“那里没有什么有益的事可做!”从此再没有做进一步的努力。但是,其他荷兰航海家接踵而至。如1616年,德克·哈托克到达了澳大利亚的西部的沙克湾;1623年荷兰的一些海员到达北部的卡奔塔利亚湾;1640年代彼得·瑙依兹到达了南海岸的彼得岛和保罗岛。这样,到1640年代,荷兰人已经到达了澳大利亚的北部、西部和南部,只剩下东部尚未被发现。但荷兰人对南太平洋的探险并没有停下来。

  此后,阿培尔·塔斯曼(1603—1659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荷兰对“南方大陆”探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荷兰东印度公司推断这块大陆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而且必然蕴藏有丰富的金银。1642年,荷兰驻东南亚总督范迪门任命塔斯曼继续前往南太平洋探险。10月,他从非洲的毛里求斯岛起航向东南航行。11月,到达今天的塔斯马尼亚岛。接着,在穿过今天的斯托姆海湾后,继续向东航行,发现了今天的新西兰。1643年6月,塔斯曼回到巴达维亚,第一次远航探险结束。在他的第二次航行中,塔斯曼从约克半岛向西一直航行到西澳大利亚中部。这样,塔斯曼完成了新教材介绍的“环航澳大利亚”。

  荷兰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西班牙、葡萄牙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未知的“南方大陆”。他们把新大陆按当时的习惯命名为“新荷兰”。“新荷兰”一词成为全澳大利亚的名称。可是,新大陆却没有让荷兰政府和东印度公司满意。16世纪以来,由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欧洲殖民者极力追寻的是黄金和可以用来发展种植园经济的肥沃土地,就像南美洲那样。但是,荷兰人到达的主要是澳大利亚的西北部,而这些区域属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常年炎热干燥。所以在荷兰殖民者看来,“新荷兰”既没有沃土良田,也没有黄金白银,其价值甚至比不上物产丰富的印度尼西亚。因此,荷兰对澳大利亚的关注逐渐减低,相应的探险活动也随之停止,对新荷兰的殖民开发计划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1996年大纲版教材对荷兰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公正地说,真正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是荷兰人,但荷兰并没有在澳大利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也没有把新大陆纳入到新的世界体系之中。教师通过补充荷兰发现澳大利亚的贡献及最终结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明交流的角度深化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客观上讲,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寻找新的交通通道或“发现”新的土地,其最主要意义在于促进各文明之间的交流。显而易见,荷兰发现了新大陆但没有做到这一点。而真正把澳大利亚纳入近代世界体系的是英国人。

  未知的南方大陆

  四、荷兰:“南方大陆”的最早发现者

  17世纪末,荷兰的殖民地位遭到了英国的强劲挑战,英国逐渐成为主宰世界格局的最重要力量。在荷兰人对澳大利亚失去兴趣时,英国人开始了对这块新大陆的探险,彻底揭开了这块新大陆的神秘面纱。

  第一个到达澳大利亚的英国人是一个大海盗——威廉·丹皮尔(1651—1715年)。丹皮尔青年时期长期在大西洋上打劫西班牙商船,后来到菲律宾。1687年,丹皮尔在菲律宾抢劫了一艘商船后,向南航行。次年1月无意之中来到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勒韦克海角。1691年,丹皮尔回到了伦敦,向英国政府报告了这次航行的见闻。英国政府对此很感兴趣,就像一百多年前对待大海盗德雷克一样,对他大加嘉奖。1699年,英国政府派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再次来到澳大利亚。他发现了今天的丹皮尔群岛,穿越了今天的丹皮尔海峡。在根据这次探险经历写成的《新荷兰航行记》中,丹皮尔把澳大利亚描写成“土地干燥,多沙缺水,树木不结水果和浆果的一块荒原之地”。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对澳大利亚的印象,以至于此后近百年再也无人来澳大利亚探险。

  进入18世纪后,英国加紧了对全世界的扩张,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在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和第四次英荷战争(1780—1784年)中英国的胜利,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主。但1776年美国独立使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遭受重大挫折,遂将殖民扩张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及东南亚等地区。为进一步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殖民范围,英国人重新开始了对澳大利亚的探险。

  最终完成探险的是航海家詹姆斯·库克(1728—1779年)。在库克人生的三次伟大航行中,有两次与寻找“南方大陆”有关。1768年,库克船长率领探险队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出发,向南航行穿越南大西洋后,绕过美洲南端的合恩角,驶向南太平洋。1769年10月,他到达新西兰。此后,他继续向西航行。1770年4月,库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海湾,在这里见到了许多奇观和茂密繁多的植物,同行的植物学家便把这里命名为植物湾,就在现在的悉尼附近。这样,英国人到达了荷兰人没有踏足过的澳大利亚东海岸。离开植物湾后,库克一行继续沿海岸北上。8月,他们来到澳大利亚最北角,到达了今天的约克角和约克群岛。在一个小岛登陆后,库克主持了升旗仪式,大英帝国的国旗第一次飘扬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同时他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澳大利亚东部为英国领土。与之前丹皮尔和荷兰人不同,库克到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体温暖湿润。库克这样描述这块新占领的大陆:“在这辽阔的地方,毫无疑问,大多数谷类、各种果类和根茎类等等,都一定能够生长茂盛……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饲料,足以饲养能够运入的牲口而有余。”库克的见闻改变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对澳大利亚的看法,这对澳大利亚纳入近代文明意义重大,之后,库克一行继续西航。不久,他们看到西南方已经不是陆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面。这使库克意识到,在北边的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之间存在着一条海峡,他以160多年前曾航行到此的西班牙人托雷斯的名字命名這条海峡为托雷斯海峡。1771年7月,在历经了近三年的探险后,库克回到英国,如实地向英国政府汇报了此行的巨大成果。如前所言,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来对“南方大陆”的想象是基于南北半球平衡的推测,认为南半球应该有同北半球对等大小的大陆。但库克发现的新大陆显然和这一古老的推测相去甚远,许多科学家不得不承认,澳大利亚不代表传说中的所谓“南方大陆”。同时,他们坚持认为,真如现在所确定的那样,那块大陆将在更南些的地方,迟早会被发现的,从而证明他们理论推断的准确性。那时政府决心结束这个老问题,决定组织进一步考察。1774年,英国政府派遣库克再次赴南太平洋远航。此行最终证明:欧洲人千年以来想象、寻找的“未知南方大陆”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澳大利亚模式的“南方大陆”。所以,史学家一般认为,库克是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哥伦布”。

  从1519年葡萄牙开始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到荷兰人第一次登上澳大利亚大陆并放弃殖民,直至库克1775年第二次澳大利亚探险结束,欧洲人终于完全揭开了南方大陆的全部面貌。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个法案,决定把澳大利亚变成一个流放罪犯的殖民地,即海外监狱。1788年1月26日(这天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英国的第一批罪犯到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澳大利亚从原始的土著社会一步跨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在完成一系列社会转型后,澳大利亚在1901年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并逐步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由此可见,库克虽不是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欧洲人,但对近代澳大利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世纪晚期,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夕,库克的成就适应了此后英国工业革命的需求。教学中适时引入新教材“‘库克船长的小屋”的插图并进行解读,可以凸显库克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

  哥伦布

  五、英国:“南方大陆”之谜的最终解开者

  王加丰教授曾对“地理大发现”的概念进行梳理。在他看来,现代历史学中的“地理大发现”在近代早期一直被称为“发现”。在15和16世纪,“发现”一词的含义,是指有计划地去找到已确定存在的地方。迟至19世纪中叶,“发现”逐渐演变成“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指人类历史上某个特定时间里的发现活动,它在内容和时间上均有自己的规定性。内容上,“大发现”不仅指哥伦布等人的重大航海活动,也指这些航行的动因、历史背景和对世界各地及世界市场的影响等;时间上,有的学者把1497—1780年间称为“欧洲人地理发现的航行”时期。

  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这两个概念是混用的,一般仅指1500年前后西班牙、葡萄牙对亚洲、美洲新航路的开通。纵观前文所述,澳大利亚大陆的发现从发起国、历史动因、历史影响等方面与发现美洲大陆如出一辙,只不过由于因缘巧合和200多年来国际格局的变化,最终的发现由英国人完成。因此,澳大利亚新大陆的发现及其意义虽比不上1500年前后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探险,但却是世界近代史上“地理大发现”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教材纠正了此前20多年对这个概念的狭义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分析新教材“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单元的时代特征,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有利于教师在完整的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梳理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史实,也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领会新旧教材标题概念的细微区别。传统上,本课一般都称为“新航路的开辟”,如前所言,所指比较狭隘。但新教材本课的标题为“全球航路的开辟”,下有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这种编排恰恰是把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概念广义化了。

  二是可以通过本课的史实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以来世界殖民格局的变化历程。从葡萄牙开始,到英国结束,对澳大利亚的探险恰恰是近代世界大国兴衰的一个例证。

  三是理解历代航海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伟大贡献。毋庸置疑,以扬茨、塔斯曼、库克为代表的航海家是为殖民扩张服务的。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探险使人类紧密地成为了一个整体。那个时代,他们航行在茫茫大海发现陆地时的欣喜,如同我们现在仰望星空发现新的星系,他们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促进了人类各文明的交流,也激励着人类继续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汪应辰的一生有哪些事迹?汪应辰生平简介

  汪应辰,字子容,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才情横溢,学识渊博,人格高尚,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汪应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汪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