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外文名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是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
人物生平
冲龄继位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腓力一世则于1640年出生。母亲是奥地利的安娜。
1615年,在玛丽·德·美第奇王太后的主导下,其父路易十三与西班牙公主安妮结婚(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于奥地利,所以习惯上称安娜王后为奥地利的安娜)。
1617年,黎塞留崭露头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赏识,后来被任命为枢机主教,黎塞留在内政方面推行君主专制。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四即位。就在路易十四即位之初,法国贵族重新活跃起来,形成了以孔代亲王、谢弗勒斯夫人、隆格威尔夫人为核心的投石党人,这是路易十四即位时的严峻形势。
由于路易十四即位时尚不满五岁,故由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但是掌握实权的是黎塞留的忠实接班人马扎然。此时马扎然不仅是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同时也是摄政太后的情人。其位尊权重,可想而知。马扎然接受朝政之时,恰恰是法军在三十年战争中决胜关头。马扎然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而向金融家预支款项,并以允许他们征收捐税和收取国家的收入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包税商从中获得巨利,引起了贵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愤怒。
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一夜之间就筑起了1200个街垒,他们用“福隆德”射击马扎然拥护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发了反政府的起义。1648年10月,国王路易十四从京城出走,马扎然被第一次流放。此次暴乱一直到1652年10月21日,路易十四才得以返回巴黎。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投石党运动”。
连遭变乱
1648年,投石党运动爆发之时,因为法国仍与西班牙作战(1635年—1659年),所以陷入严重的内忧外患当中。法国国力被严重削弱,并导致它原本称霸在即的事业,被硬生生中断;而且叛乱之后,法国的国力短时间仍难以恢复,国际地位暂时下降至二流国家。可以说叛乱不但造成社会的大混乱,政府还因为税收大减,军力从十五万衰退到五万多。
第一次“投石党运动”后,孔代亲王因谋取马扎然的职位未成,便联合对宫廷不满的孔蒂、贡蒂、隆格维尔公爵夫人等亲王显贵,密谋推翻马扎然政府。
1650年1月,马扎然拘捕孔代亲王、亲王的兄弟孔蒂及其妹夫隆格维尔公爵,亲王的拥护者在外省暴动,教士亦与贵族联合,对抗宫廷。叛军由蒂雷纳子爵(Viscount de Turenne)率领,联合西班牙军队进攻法国。1650年12月,杜普莱西斯公爵(Comte du Plessis——Praslin)在Champ——Blanc战役中击败蒂雷纳。
1651年3月至4月期间,其他地方叛军也被逐步镇压。迫于各方压力,孔代等贵族被释放,马扎然第二次被流放。第一次内战结束。1651年12月马扎然被召回京城巴黎。孔代亲王联合西班牙Leopold以ilhelm大公入侵法国。
1652年2月至4月间,叛军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王室再一次逃离巴黎。蒂雷纳率王室军队与孔代亲王军作战,在巴黎附近取得一系列重要军事成果。巴黎反叛人民组建政府。此时马扎然再次使用以退为进的手腕,宣布自己引退流亡,马扎然离职后,孔代亲王失去民众支持的基础。让投石党的权贵们再度陷入内斗;马扎然又利用路易十四的神圣君权,在1652年底让厌倦大孔代“暴政”与投石党内斗的巴黎市民,以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接路易十四母子重返巴黎,重建中央集权的王室政府。最后在1653年初,路易十四的。下令召回马扎然,重新委以大权。
至此,投石党运动完全结束,马扎然在国内建立屹立不摇的统治地位。而势单力孤的大孔代已在1652年9月流亡西班牙,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授权孔代指挥西班牙军队与法国作战,并把卢森堡赐封给他,一直到1659年他才获得路易十四的原谅,回到法国。1652年10月,十四岁的路易十四被人民迎回巴黎,奥尔良公爵加斯东·让·巴蒂斯特被贬他乡,第二次内战逐渐平息。
亲揽大政
年幼的路易十四在逆境中被抚育成人,他和母后、兄弟以及马扎然一省一省的转移,为年幼的路易在暴乱中两次逃出巴黎,很可能对小路易造成深远的影响。路易十四在投石党运动中见识了巴黎人民的疯狂暴动,被巴黎人民抛弃而被迫逃亡的惨痛遭遇给国王留下了阴影,国王始终认为“巴黎不安全,人们不爱戴他”。他决定永不允许这样的暴乱重现,开始计划在未来定居凡尔赛宫。
1661年3月,马扎然病逝,死前密瞩路易十四要亲自掌权,他宣布不再任命宰相,于是24岁的青年国王宣布亲政,并把自认为是马扎然继承人的重臣尼古拉斯·富凯给解职。
亲政后的路易十四是一个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国王。他一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以无比的热诚与精神治理国家,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借由天才宣教士博旭哀主教积极宣传君权神授与绝对君主制,以及路易自身的努力,他彻底驯服法国贵族与教会主教,并重用有非凡才干的中产阶级,为他打理分工越趋精细的国家事务,当中最优秀的就是柯尔贝尔;而能干的皮埃尔·塞吉埃(1588年——1672年)则是负责外交与法院事务,对法国早期的外交成就贡献卓著。正是路易十四的亲力亲为、勤于执政,国家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良好的内部环境。
绝对王权
凡尔赛宫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权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黎塞留和马扎然为了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民族国家的努力。他将贵族们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借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为此他建造了凡尔赛宫。
1682年5月6日他搬进这座位于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宫殿。宫廷的规矩迫使贵族们为了衣装费用而付出巨款,他们从早到晚都得待在宫殿里参加舞会、宴席和其他庆祝活动。据说路易十四记忆惊人,当他进入大厅后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在场,谁缺席,因此每个希望得宠于国王的贵族都必须每天在场。路易十四让这些贵族们沉溺于博取国王的宠幸,没有时间去管理地方的问题,渐渐地他们就丧失统治地方的权力了。
路易十四认为,要获得无上的权力,就必须统一法国的宗教信仰,即禁止宗教自由。所以他对新教徒施加压力。尤其以1685年的枫丹白露敕令为甚。在热诚的天主教徒——战争部长卢福瓦侯爵与大主教博旭哀等人的鼓动下,他因此推翻了先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对新教宽容的南特敕令。敕令下达后胡格诺派的教堂被摧毁,新教的学校被关闭,多数胡格诺教徒被迫改宗天主教。
1715年3月,他在一项声明中重申了他的粗暴政策:剥夺新教徒的一切合法地位,新教徒继续居住在法国就被认为“证明他们已经信奉罗马天主教”。路易的这些命令,迫使不愿改宗的二十多万胡格诺教徒移居国外,他们各自移居荷兰、普鲁士、英国、北欧和北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个致命错误,因为许多这些逃亡者是技巧优秀的手工业者,他们的技巧跟他们一起流亡国外。这些流亡者为他们到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对路易和他虔诚的大主教们来说,一个统一的法国就应该是一个天主教的法国;而且事实上,强迫胡格诺教徒改宗的政策,获得法国多数天主教徒的狂热支持(天主教徒占人口的九成多),大多数法国人认为,打击“异端”的胡格诺派,是上帝给予他们的重要任务。
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对敢于反叛的外省贵族无情镇压;同时建造凡尔赛宫,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王室。路易十四还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引进新式武器和先进技术,并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在思想上,要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经济上,路易十四将经济问题交给了柯尔伯,推行重商主义。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专制王国。他发动战争、在凡尔赛宫举行豪华的庆祝、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来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的帮助下他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增强了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力量。对他执政不利的事件有他与教皇之间的不和,他对胡格诺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他执政期的后期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
欧陆首霸
路易十四画像
对遗产战争中叛变的荷兰心有余悸的路易十四于1672年发动了复仇性的法荷战争。路易借由此战重创荷兰、名震西欧,从此荷兰衰落下来。法荷战争不但造成荷兰的“灾难年”,更打响“太阳王”的名号。因此1680年代的路易十四决定继续对外征服,以完成在欧洲彻底称霸的梦想。但路易十四在1685年废除南特诏令、迫害国内胡格诺教徒的政策激起了欧洲新教国家的广泛敌意,严重破坏其外交成果,譬如原来的盟友普鲁士与瑞典,就疏远了法国并举戈相向。
因为1678年法荷战争的胜利,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霸主。但同一时间,他终生的死敌——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也积极的在外交上合纵连横,酝酿打击路易十四的霸权。此时法国的强邻神圣罗马帝国正在与奥斯曼土耳其作战,路易十四决定借此时机,在德意志地区扩张其影响力。同时,法军的入侵也逼使欧洲列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典、巴伐利亚,萨克森和巴拉丁结成同盟。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察觉到路易的意图,于是在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号召与牵线下,于1686年7月9日组成奥格斯堡同盟(1689年英国加入后,改称“大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在德意志扩张。可是路易十四却在1688年9月,乘哈布斯堡王朝刚在东面战胜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机侵略德意志,展开对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战计划,“大同盟战争”正式开启。10月,法军攻占帕拉蒂纳特,并于次年彻底占领这个地区。哈布斯堡皇帝只得在东方以部分兵力牵制着土耳其,并分兵西线,勉力对付法国,使法军来回蹂躏德意志西部。由于所有参战国都因这场持久战而使其自身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战事趋向和解。
当时法国农业在1694年底的大寒灾中受到巨大打击,数十万甚至可能百万人以上冻饿病死;富裕的荷兰也被迫向趁机抬价的德意志诸国购买昂贵的谷物,英国的反战情绪也不断升高,使得反战的托利党被选为新的国会多数派。于是在1697年9月20日,法国与英国、荷兰、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等国签订《里斯维克和约》,结束了为期9年的大同盟战争,使交战双方互有得失。法国虽然取得了斯特拉斯堡,但失去了在“大同盟”战争中新夺取的他国领土与制海权;法国降低对荷兰的关税;法国为讨好西班牙归还了1679年以后占领的多数领土萨伏依、德意志的洛林与卢森堡;同时路易十四承认威廉三世为合法的英王(取消对詹姆斯二世的支持),认可他欧洲强大的君王地位。
全盛时代
曾经在16世纪时称霸欧洲的西班牙王国在三十年战争后渐渐衰落,而欧洲新兴的君主制列强,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均对西班牙的领土虎视眈眈。而战争的起端就在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卡洛斯二世(中魔者)死后绝嗣,而卡洛斯二世死前,在群臣力荐和罗马教宗的诱导之下,于遗嘱宣明传位外甥安茹公爵腓力(腓力五世),腓力同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次孙,等于是法国外交的胜利,波旁王朝获得西班牙王位。这引起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后来的皇帝查理六世)继承,因此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期对法宣战,并夺回西班牙的王位。
而英、荷等海上强权由于势力均衡被法国破坏,很快在1701年与奥地利签订反法盟约。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德意志诸邦国、萨伏依、葡萄牙组成同盟;而神圣罗马帝国(当时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则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汉诺威以及多数德意志小邦国及大部分意大利城邦组成新的反法“大同盟”(1703年萨伏依、葡萄牙倒戈加入反法同盟)。1702年5月大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正式开打。
法国最终成了西班牙王位继承的赢家,因为西班牙王位最后被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法国从此消除被哈布斯堡王朝两面夹攻的忧虑,并且得到未来有力的西班牙作盟友,扩展了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乌得勒支和约》瓜分了西班牙帝国的欧陆飞地,同时法国与西班牙名义上不可合并。法军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海军几乎全灭,陆军同样残破,只剩全盛时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寒冷的天灾(1709年的大寒害)与飙升的战费拖垮了法国的经济,饥民大量死亡更造成社会濒临崩溃,法国人口可能从1670年代的2100万左右,下降到1712年的不足1900万。当苛刻的《乌得勒支和约》公布后,法国人对结果严重失望,使得路易十四原本的伟大形象与超高民气在晚年丧失,人民把国王比作太阳的赞誉更从此消失在法国人的言论与记忆中。但在路易十四的前中期,法国的军力始终维持在西欧第一,这是能一直保持住民气的拿破仑也不能做到的。
晚年时期
在法国,路易十四因为他使法国强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无计量的战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他不得不逐渐加强对农民的税收要求。法国历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认为,这个重税以及他对贵族的削权和没有政治权力的市民阶层对政策的不满是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原因。
1660年路易与西班牙公主玛丽亚·特蕾莎结婚,1683年玛丽亚·特蕾莎死后他又与地位比他低的曼特农夫人弗朗索瓦丝·徳·奥比尼结婚。路易比他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活的都长,他的曾孙路易十五才继承了他的王位。
主要影响
凡尔赛宫
政治
加强皇权
路易十四执政的五十四年中(1661年——1715年),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路易十四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绝对王权统治,其典型如君权神授,是一种政治策略,是唯一能够将法国从破坏性的地方割据、高官腐败以及君主无能三大难题当中拯救出来。路易十四对贵族实行高压政策,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对国王敕令的指摘权,拒绝召开王国三级会议。
宫廷人事
在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废除了首相,并亲自选定了6位大臣。这6位大臣为国王出谋划策,最终决定的是路易十四本人。虽然海陆军将领也是宫廷人员,但是路易十四还是从法国最好的军团选定8000人保卫凡尔赛宫。当时凡尔赛宫的宫廷人员还有雕刻家等。
路易十四知道如何控制、利用大臣。一方面,国王给予大臣充分的信任。柯尔伯担任财政总监期间,路易十四给予足够的信任和特权,并通过信件的形式频繁交流。国王在回复柯尔伯的信件中说道:“我对你所做的一切甚为满意,且怀有友谊。”在国家面临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的双重压力之下,路易十四鼓励他的大臣:“只需取得进展即可获得国王的认可。”正是在国王的充分信任之下,柯尔伯在整顿财政,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才可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国王会维持自己的绝对权威。路易十四把国家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行,“所有下达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全面理解,按照要求贯彻执行,不能有任何反抗”。通过刚柔并济的措施,国家在路易十四的掌控下有条不紊的运行。
修建新宫
凡尔赛宫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权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黎塞留和马扎然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民族国家的努力。他将贵族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以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为此他建造了凡尔赛宫。
军事
镇压叛乱
路易年轻时法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乱(投石党运动,1648年―1653年),它主要是针对尤勒年―马扎然枢机的政策。这次暴乱对路易可能影响很大,他决定永不允许这样的暴乱重现。
强固海防
强大的海防力量是海外贸易正常运转的保障。法国相对靠近欧洲内陆的地理位置,中世纪来对陆上贸易过度依赖,近代以来,海上贸易逐渐取代陆上贸易,荷兰、英国的发展展现了海上贸易的强大优势,相较于海上强国荷兰、英国,法国在海外贸易、海军建设上相对薄弱。为了争夺海外市场,与荷兰、英国抗衡,柯尔伯在恢复法国经济的前提下,开始着手海外贸易,为此大力组建海军,制造舰船以加强海军力量。
1662年国家拨款1百万里弗尔用于海军建设。首先建立了大型造船厂,锻造车间,为了提高造船技术,柯尔伯派专业考察队前往荷兰学习,高薪聘请外国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对造船工人提供优厚的待遇;其次是修建和建立海港。柯尔伯对部分港口进行疏通或扩建,在法国北部有敦刻尔克(从英国买入)、罗什福尔,西部修建了拉罗谢尔,南部为土伦、赛特、马赛三大港,共修筑了33个新堡垒,与此同时200个旧堡垒也得以修缮。但在路易十四统治后期,随着欧洲大陆争霸形势日趋严峻,法国无法继续采取海陆并进的战略,“陆重于海”的战略指导思想使路易十四果断放弃海军建设,减少海外贸易,而这时期法国全民族的海洋战略意识薄弱更使法国海军建设雪上加霜。
对外扩张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尔伯都是重商主义的信奉者,他们按这个理论在法国积蓄了许多贵金属。在他的统治期内法国参加了四次大的战争:1667年至1668年与西班牙争夺荷兰的遗产战争(即移归权战争,The War of Devolution),1672年至1688年与荷兰的战争(法荷战争),1688年至1697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九年战争(大同盟战争,也被称为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巴拉丁王位继承战争)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这些战争耗尽了法国的国库,使国家陷入高债之中。
1674年法国政府从一个私人企业手中买下了马提尼克岛。1689年路易十四发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许在法国所有殖民地贩卖奴隶。
路易十四生前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但与此同时法国负债沉重,法国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
经济
整顿财政
当路易十四1661年开始掌政时,法国已经濒临破产了。通过大量的战争和宫廷的支出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他统治的晚期估计法国税收的一半用在凡尔赛宫的支出中。此外许多钱财消失在官僚机构的贪污中。当时法国的税收有商业税(aides,douanes)、盐税(gabelle)和土地税(taille)。当时法国过时的税收制度规定贵族和僧侣不必纳税,因此沉重的税务负担就完全落到农民和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市民)身上了。后来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法国税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满。
面对法国积重难返、极度混乱的经济状况,柯尔伯首先对财政体系进行整改。对营私舞弊、中饱私裹的官员进行调査,严厉整顿包税制。包税制的盛行,特别是包税官的任意征税是导致农民贫穷、暴动的重要原因,为此柯尔伯减少了国家的包税官人数,改由国家统一征税,仅仅在国王自己的领地,收入就增加到55日万里弗尔,多出之前10倍以上。另外控制卖官鬻爵,卖官鬻爵是法国古已有之的行为,也是国家获取收入的重要方法,但却造成官员兀杂,税收不一,这一饮鸩止渴的行为是造成国家财政体系弃乱的重要原因,柯尔伯一方面减少官职数量,赎回不必要的官职,另一方面制定固定的官职收入标准。在针对一些教士和贵族免征人头税问题上,柯尔伯提出増加间接税。柯尔伯的这些政策使法国税收在1675年达到收支平衡。
重商主义
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柯尔伯通过克服贪污和整顿官僚机构的方法来提高法国的税收,但这些手段还是无法降低法国的巨债。柯尔伯实行重商主义,他既认为国家的财富越多越好,财富越多,国力就越强。因此,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大力发展工商业。这些措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导致各个国家争相效尤。引起了商业竞争。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柯尔伯在整顿财政后开始加强工商业建设。弗里德里希(Friederich)强调“大工业的出现正是在柯尔伯担任财政大臣之后”。柯尔伯利用国家资金建厂,花重金邀请外国先进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最典型的就是法国玻璃制镜业的发展历程。玻璃镜子在17世纪中叶以前仍然属于奢侈品,技术被威尼斯人所垄断,国家法律规定任何泄露技术的技师都将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物以稀为贵,制镜业在当时被看作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面对制镜业的良好前景,柯尔伯开始建设制镜厂。首先是用大量资金吸引、拉拢甚至是偷渡威尼斯制镜技师,付给威尼斯制镜师德拉每年的费用竟高达1200里弗尔;接下来,柯尔伯着意培养法国自己的技术工人,以图摆脱对威尼斯技师的依赖。在柯尔伯的努为和路易十四的大力支持下,玻璃制镜业在法国迅速发展,技术不断提高,最终取代威尼斯成为制镜业的龙头。镜子满足了路易十四的需求,为凡尔赛宫的装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材料,成为法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外交
在海军力量强大的基础上,法国政府积极拓展海外殖民地。17世纪法国继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之后,步入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依靠国家的支持法国先后建立了西、东印度公司、北方公司等海外殖民据点。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得到了国王以及大臣的支持,路易十四以300万入股,马扎然、孔代等也都投资入股。在与东方的联系中特别是暹罗,以宗教为带动建立了海外殖民地,成为法国海外贸易的重要据点。以国家力量建立殖民公司,是路易十四绝对王权下的产物,在短时期内,由于路易十四的强大王权和社会的稳定,这种模式给国家带来了回报,但这种高压、专制的模式极易受路易十四个人喜好的影响,路易十四晚年因财力短缺无力支持公司,法国的对外贸易很快陷入了绝境。
文化
文化专制
路易十四时代的文化控制策略,基本手段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种:推动文化的国家化,国家对社会施予监控,建立国家文化机构和推行国家资助制度,将社会领域的文化艺术活动和人才收束到国家体制之内。
“文化国家化”最主要的表征,是一系列国家性文化机构的创立,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各个文化领域收纳到国家的控制之下。此举一方面可以把文人墨客们从私人资助者那里分离出来,以免他们在诸如“投石党运动”等宗教政治纷争时期充当小册子写手,这有利于消弭争论,维持王国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将他们纳为己用,塑造王权的荣耀。路易十四大规模地承袭了黎塞留的文化控制策略,自他1661年亲政之后的十年,是法国各种国家文化机构建立的高峰。
1661年3月,路易十四颁发特许状,建立了皇家舞蹈学院;1663年2月,王国重臣科尔贝为绘画和雕刻学院拟定了基本架构,将这个1648年成立的艺术家团体正式纳入国家的羽翼之下,其90位成员负责皇家的艺术事务。1666年,王国政府创建了罗马法兰西学院,把派遣艺术家到意大利学习训练的传统做法制度化。至此,路易十四和柯尔伯业已实现了对文化领域几乎全面的控制。这些从巴黎到地方的学院运动,确立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家文化垄断体制。
宗教政策
路易十四认为,要获得无上的权力,他必须统一法国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他对新教徒施加压力。尤其以1685年的枫丹白露敕令为凶狠。他以此推翻了法王亨利四世1598年下的宽容的南特赦令。敕令下达后胡格诺派的教堂被摧毁,新教的学校被关闭。路易的这个命令迫使许多胡格诺派教徒移居国外,大多数移居荷兰、普鲁士、英国和美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因为许多这些逃亡者是非常好的手工业者,他们的技巧与他们一起流亡国外。这些流亡者给他们到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对路易和他的大主教们来说一个统一的法国就是一个天主教的法国。
科学
路易十四提出一些方案:
电与蓄电的构想,来自于分析海洋元素来找适合产生电的物质。
并且鼓励实验燃烧合适金属线,以金属代替蜡烛;影响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利用武器来了解各种金属的特性,甚至密度等等。
研究潮汐现象与大气。
还有提醒科学界立法尊重个人的智慧权利与发明物。
人际关系
父母
父亲:路易十三
母亲:奥地利的安妮、西班牙公主、法国王后
儿女
路易十四与他的王后玛丽亚·特蕾莎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路易(大太子)长大成人以外,其余都早夭。此外他有16个经承认的养子女,但他和庶妻曼特农夫人无子女。
路易·德·波旁(1661年11月1日——1711年4月14日)先与巴伐利亚的玛丽亚·安娜·维多利亚结婚,原配去世后与玛丽·埃米莉·泰蕾兹·德·乔利·德·舒安贵贱通婚。是勃艮第公爵路易(小太子)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的父亲,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祖父。
安妮·伊丽莎白·德·波旁(1662年11月18日——1662年12月30日),早夭。
玛丽·安妮·德·波旁(1664年11月16日——1664年12月26日),早夭。
玛丽·特蕾莎·德·波旁(1667年1月2日——1672年3月1日),早夭。
菲利普·夏尔·德·波旁(1668年8月5日——1671年7月10日)安茹公爵,早夭。
路易·弗朗索瓦·德·波旁(1672年6月14日——1672年11月4日)安茹公爵,早夭。
孙子
长孙:路易皇太孙(小太子),勃艮第公爵,娶萨伏依的玛丽·阿德莱德,路易十五之父。
次孙:菲利普,安茹公爵,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先后娶了萨伏依的玛丽亚·路易莎·加布里埃拉与帕尔马的伊丽莎白·法尔内塞,开创西班牙波旁王朝。
三孙:查理,贝里公爵,娶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德·奥尔良。
曾孙
路易十四的曾孙为长孙路易皇太孙之子
长曾孙:路易皇太曾孙,布列塔尼公爵
次曾孙:路易十五
情妇及私生子女
路易十四有多名情妇,但他只合法化与首席情妇的子女。
与拉瓦利埃有三子一女:
查理(1663–1665)
菲利普(1665–1666)
玛丽·安妮·德·波旁(1666–1739):她的父亲路易十四给她合法的称号前,她被称为“布鲁瓦小姐”。后来她嫁给了孔蒂王子,通过这个婚姻,她获得了公主血脉的承认,称“孔蒂公主”。
路易·德·波旁,韦芒杜瓦伯爵(1667–1683);16岁死于他的第一场出征。
与蒙特斯潘夫人有四子二女:
路易丝·弗朗索瓦丝·德·波旁(1669年3月—1672年2月23日)
路易·奥古斯特(1670年3月31日-1736年5月14日),曼恩公爵
路易·塞萨尔(1672年6月20日—1683年1月10日)
路易丝·弗朗索瓦丝·德·波旁(1673年6月1日-1743年6月16日),孔代亲王妃
路易丝·玛丽·安妮·德·波旁(1674年11月12日—1681年9月15日)
弗朗索瓦丝·玛丽·德·波旁(1677年5月4日-1749年2月1日),奥尔良公爵夫人
路易·亚历山大(1678年6月6日—1737年12月1日),图卢兹伯爵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