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磁山文化遗址-磁山文化博物馆
2021-09-26 09:50:01

  磁山文化是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因此而得名。

  分布地区

  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于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等地。

  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磁山文化与老官台(大地湾)、李家村、裴李岗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时期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age.png

  三次发掘

  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

  学术意义

  磁山文化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意义:殷玮璋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仰韶文化向上推了一千多年,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在文明探源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段宏振认为,磁山文化发现的意义,第一是找到了7000年前的文化;第二是首次大批量的发现了早期农业遗存--粟。王吉怀认为,磁山文化发掘的学术意义,一是确立了冀南和冀中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二是为探讨中原和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交流增添了有价值的资料。磁山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33年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

  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总体看来,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后期比较接近。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磁山文化-考古价值,1972年在邯郸市磁山镇发现的距今7500余年的磁山文化,填补了中国为新石器早期文化考古的空白,把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上溯了一千余年,在国内外的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磁山遗址总面积14万平方米,1976年对遗址进行了部分区域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5000余件,其中,陶盂及支架,石磨盘及磨棒是磁山文化有代表性的遗物,遗址内还发现了房基,粮窖和成组的祭祀器物群,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邯郸就是人类的活动中心之一。

image.png

  骨骼标本

  磁山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和动物骨骼标本,其中植物有粟、榛子、胡桃、小叶松等。动物有兽、鸟、龟、鳖、鱼、蚌五大类二十三种,专家们认为,粟的发现,把中国为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近8000年,填补了仰韶文化植粟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对植粟年代的认识,肯定了中国黄河流域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胡桃的出土,打破了由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尤其是家鸡骨的发现,是世界已知最早记录者,修正了当代国际有关专家原认为家鸡最早出现于印度(距今4000年)的定论。根据遗物,遗址,尤其是房基和大量粮窖、遗址的发现。证明当时人们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采集而过着定居的生活。

  沉睡7000年的文明,1972年冬,磁山村群众在村东台地开挖水渠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7000多年之久的"原始村落",从而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

  随后考古工作者在这片总面积仅1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相继发掘出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一时间,原本寂静无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文物界最为关注的地方。在二十多年间的一次次发掘中,大量珍贵的文物及遗迹相继出土。在磁山遗址馆内,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坑穴,有圆的、有椭圆的、还有长方形的。考古学者称,这些看似普通的土坑可不是人们随意挖成的,有的坑为"灰坑",是先民们倾倒垃圾的地方;有的坑带台阶,坑底有一层硬面,是半地穴式茅草房的房基;而那些深达数米的长方形坑穴,则是先民储存粮食的"窖穴"。

  据资料显示,磁山遗址自发掘起,已发掘出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4000余件。在这些遗物中,主要有用来为谷物脱皮的石磨盘和类似石棒槌的石棍,及用来做饭的泥制陶盂、支架等。

  其中,石磨盘表面光滑,经过打制或磨制,有的底部带足,做工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精细了。考古研究表明,磁山遗址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的遗物,距今约有7000多年。当时,先民们已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形成了以种粟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时期,先民们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手工陶器,他们制作的骨针比钢针大不了多少。在这个"原始村落",不仅已有了家猪、家狗,甚至还可能已经有了家鸡和核桃。

  磁山遗址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一段空白。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被考古学界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劳动工具

  考古专家深感疑惑,在发掘过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众多考古专家深感疑惑。在如此小的遗址上,竟有几十个有规律地集中摆放劳动工具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多由石磨盘、石棒、石铲、石斧、陶盂、支架等组成,每组一般四件,而且大都按生产工具(石铲石斧等)、脱粒工具(石磨盘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分组分类放置,摆放的次序非常明显。这在国内其他新石器遗址中非常罕见。

  最早,一些专家推测,该遗址可能是先人们的墓区,这种"组合物"是随葬品。可是经过数年大面积的普探、试掘,加之遗址外围的调查,并未发现人骨和有关丧葬的痕迹,相反倒发现了大量鸟骨、兽骨,甚至很小的鱼刺等。有的专家依据"组合物"的摆放特点,认为这里也许是一个原始人的居住区或粮食加工场所。但他们同样也未能找到相应的证据,因为这里并未发现所谓的生活起居区,就是房基也仅发掘出2座。另外,如果是一个粮食加工场所或生产劳动场所的话,那么每个坑内应有相应的活动空间,而实际上每组"组合物"所占的面积却很小,有的还不足两平方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大胆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能:这些"组合物"是先人们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格式特意堆集在一起,专门用来"祭祀"灵魂或某种崇拜的遗迹。"无论是哪种说法,他们都没有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充足且准确的证据。"当地考古专家韩林太认为,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磁山遗址当时应是一个原始村落。

  文物鉴定

  2010年3月,磁山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从一处坍塌的文化层中发现部分表面附着有植物颗粒的白色块状物体,有关专家认为可能系远古时期的"面粉"。中国科学院正对这种奇特物质做进一步鉴定。

  这些奇异的白色物是粟、黍粉、淀粉,还是白灰?文物部门通过对物体表面的附着物,及其所在的文化层进行检查分析,认为白色块状物体属于首次发现,保存比较完好,很可能为数千年前的淀粉类物质,也就是人类最早的面粉。磁山文化博物馆经过搜集整理,共收集到白色块状物体约250克。2010年3月4日,工作人员将这些物体全部装袋封存,并将部分样品邮寄到中国科学院,请有关专家通过化验做进一步检查。磁山是谷子的发源地。在以往的世界农业史上,粟一直被公认是从埃及、印度传播而来的。然而,随着磁山遗址的发现,这一"结论"被改写。

  考古专家们经科学鉴定一致认为,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粟这一耐旱农作物,且达到了相当高的产量。在磁山遗址,考古工作者们一共发现了189个储存粮食的"窖穴"。这些"粮仓"形似袋状,窖口直径大都为1-2米,深浅不一,最浅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则达到了5米。当地一位考古专家感叹地说,当地的土质极粘,可以说是"湿了泞,干了硬,不湿不干挖不动",先民们硬是用打磨的石斧、石铲挖出了那么多深达数米的窖穴,其坚韧的毅力和劳动强度令人难以想象。

  当时参加过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韩林太对记者说,"窖穴"展现于世人面前时,人们禁不住大吃一惊:里面竟堆积着大量的"粟灰",刚开始它们的颜色呈灰绿,但拿到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白灰。在一些成块的朽灰中,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已炭化的一颗颗滚圆的粟粒。为了鉴定这些粮食的成分,发掘者们曾两次进京,但都因找不到妥善的保管方法,标本到达目的地后全神奇般地变成了灰粉。

  最后,北京考古专家采用"灰象法"对标本进行了鉴定,认为当时的磁山人吃的是"小米",这也是当今人工种植谷子历史的最早发现。考古学者们在欢欣鼓舞之际,一个颇为费解的问题同时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因为这些窖穴中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甚至达到了2米以上。

  如果按照比重、体积推测,这189个"粮仓"中储存的粟,至少应在5万公斤以上。而在当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剩余这么多的粮食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一时间,专家们对这一规模宏大的"粮仓"提出了种种猜测:可能是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除了够吃,还有部分剩余;也许是一个部落储藏的粮食种子,在还未来得及播种的时候,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所有的人纷纷逃离了自己的家园。

  早期家鸡

  还有人认为此地可能是先人们祭祀"粮神"的地方,他们为了祈求有一个好收成,便将最好的谷物奉献给了神灵。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实验后还对窖穴是否系"粮仓"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的"窖穴"异常狭小,人很难进入,那么那些先人又是如何取放谷物的呢?

  面对外界的迷惑,当地的村民们有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居住过的地方,而上百个窖穴就是当时的"神农粮仓"。在磁山遗址中,除了发现大量的石器、陶器及堆积的"粟灰"外,考古专家们还发掘出较多的鸟骨。这些鸟骨是否来自已经驯养的早期家鸡,也被认为是"磁山文化"的一个重要谜团。按照传统说法,家鸡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源于印度。但有关专家将磁山遗址中的鸟骨标本与北京自然博物馆所藏的现代鸟类骨骼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与现代原鸡跗?骨的形态和大小都很相似。他们由此认为,磁山出土的鸟骨标本属于鸡的可能性最大,而且还有可能是驯养的早期家鸡。

  支持这一说法的专家还提出了这样的事实:一是当时磁山的农业已有了长足发展,粮食已经有了剩余,从而为饲养家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二是根据现代动物学家的研究,家鸡由原鸡经人工驯养而成,而原鸡在我国古代的分布区已包括了北部及中原地区。

image.png

  专家看法

  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相似并不能代表相同。

  另外,在对磁山鸟骨的标本进行研究时,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所发现的磁山"家鸡"的跗?骨,除一根为雌性外,其余全部为雄性。大量的雄性"家鸡"的出现又代表了什么?是当时先人们因为某种宗教仪式的需要,有意选择了雄鸡?是先民们像现代人一样只留下产蛋的鸡,而将多余的雄鸡杀掉?是猎人们对原鸡(野鸡)的有选择性捕杀?如今还没有人能找到相关的线索和证据。但是,如果磁山所发现的鸟骨确系家鸡骨骼的话,那么家鸡在中国驯化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400年以前,比印度要早3000多年。磁山文化与老官台(大地湾)、李家村、裴李岗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时期文化。

  先人们为何突然"人间蒸发",仍一直困扰着众多的专家和学者。"产生诸多疑惑的主要原因是,7000多年以前先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及房屋的形状、构造与当代千差万别,人们很难想象,也无法找到过硬的依据来考证其真实性,"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所长、考古专家乔登云说,他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这些"谜团"都会找到合理答案的。

  据最新消息,2016年1月23-24日在京召开的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中 ,香港神农(炎帝)国际产业集团的郭小亮先生通过对海侵时代研究指出:河北磁山农耕文明,在遭遇海侵覆灭后有一部分先民西上太行山,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开始在太行山区种五谷,尝百草,改进农耕技术,行成了农业相对较发达的神农氏部落。

  重大贡献

  陶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沙质陶器,少数为泥制陶器,均为手工制作,以素面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圆底钵、三足钵、钵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组成的陶器群,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盘、磨棒、斧、铲、凿、锛、镰等,其中磨盘和磨棒是粮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磁山遗址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火候较低,质地粗糙,器表多素面。陶器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形不规整。陶器表面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椭圆形陶壶、靴形支架、盂、钵等。

  从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山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

  交流关系

  与周边考古文化的比较,磁山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关于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之间的关系,王吉怀、段宏振等均认为,这两种文化分别具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代表了黄河流域或华北地区两支不同的文化系统。关于磁山文化与北面邻居文化的关系,段宏振认为,它们之间也是属于南北相邻的两支基本同时代的不同系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北面临居文化与磁山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

  磁山文化的渊源问题:段宏振通过对磁山文化典型器物盂的追寻,对磁山文化的宏观来源进行了探索,提出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盂与磁山文化最接近,其次是兴隆洼文化的筒形罐,兴隆洼文化、北福地一期文化和磁山文化,在宏观上都应属于北方筒形罐文化系统,磁山文化的宏观来源很可能在太行山东麓的北部一带。王震中认为,从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变迁,在区系类型理论的框架下,可以增加一个用古族迁徙的新视角来解释此种变迁。赵朝洪、王涛将磁山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东胡林、转年和南庄头等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此三种文化的发现,有可能为探寻磁山文化的来源提供有益的帮助。

  磁山文化农业发展阶段问题:周晓陆认为,磁山文化中"粟"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先进农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高科技含量的种植业的发展程度,因而不应该是最早的种植业;郑杰祥认为,以往学者所提出的磁山文化为"刀耕火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磁山、裴里岗文化的时代,已经进入铲耕或称耜耕农业阶段,磁山文化出土的新型生产工具石斧,是开发荒地、扩大种植面积的关键因素,它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王吉怀也认为,磁山文化农业发达,不是最早期的,应是发展期的农业。程有为认为,磁山文化遗址发现大量的生产工具以及粟,这说明原始农业在新石器时代有了初步发展。关于磁山文化的原始宗教问题:乔登云认为,在储藏粮食的窖穴中所放置的完整的或成堆的猪、狗等兽骨,或许是举行某种仪式的牺牲品,但其目的并非纯粹用于某种"献祭",而是最原始的"仓祭"遗迹,即祈求仓神、谷神或皇天后土,保佑存入的粮食不再霉烂,以供食用。魏建震认为,磁山文化中祈年和庆丰收的遗存,实际上是远古时期社祭祀的一种原始形式。高江涛认为,磁山遗址粮食窖穴埋猪很可能是向地母献祭的牲品。磁山文化遗址的性质问题。针对以往学者所出土的磁山是以灰坑为主体的结构,已发掘的I-Ⅲ区是当时祭地祈年的场所的说法,乔登云提出,磁山遗址的性质应为原始村落遗址。

  陶器时期

  在当时最早的制作陶器时期,这么多造型别致、精美绝伦,并饰有各种花纹的陶器,富有欣赏价值的小陶器,在这里出土,显示出了磁山先民生活比较富有。磁山先民陶器可以说是一种融雕塑、刻画图案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珍品。精雕细刻的鱼镖、网梭、磨制精细的骨针、骨镞,以骨蚌为原料的装饰器,即是实用品也是工艺美术品,另外,还发现了一些贝壳饰品和骨饰品。

  在附近相邻的西万年遗址,城二庄遗址等几处遗址挖掘中尚未发现这么多精致陶制品和骨饰品,充分说明磁山曾是当时这个地域部落首领居住地,是他们使用遗留下的生活用品。陶制日月,陶制祖形器、陶蓍草器、圭盘、陶丸、石球、豆、盘等集中反映了磁山是当时这个地域占卜、祭祀的集中场所。

  特别是鸟头形支架三足平底盂在磁山出土是一个有力例证,鸟是当时吉祥物,是吉祥权利的象征,在今后皇家饰物搭配上演变发展成后来的朱雀、凤凰。磁山论经济实力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支强大部落,在这里创造下这么多人类最早文明,又是当时储粮基地等,可谓是最原始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磁山文化,有着八千年悠久历史真正称得上是华夏第一都城。

  文明起源

  磁山文化与伏羲文化一致,属同一历史时期,磁山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历史上记载的地域又有着紧密联系。

  这难道是历史上的巧合,对于伏羲文化时间的确定,应以磁山文化时期为标准,重新确定记载。如果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没在磁山生活过,那么磁山文化时间在伏羲文化之前,是那一位有着"大智慧"的磁山人带领着八千年前磁山先民进入人类最早文明,中华始祖应该在磁山文化上找线索,是磁山先民创造了中华文明起源。中华始祖太昊伏羲生于天水,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这与"磁山文化"正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据史书记载,其主要功德大致纳为:结网罟、兴渔猎、养牺牲、充庖厨,画八卦、作甲历、定四时、建屋庐、始定居、造干戈、饰武功等。

  出土遗物

  磁山文化遗址已发掘出土的有网梭、鱼鳔、箭头、骨镞、动物骨骸、鱼骨、贝壳、鸡、猪、狗遗骸,陶支架、陶盂(最早的炊具),陶丸、占蓍草器、圭盘、陶纺轮、半地穴式房基、石斧、石刀(最早的磨制石器)等来看,与伏羲文化完全一致,磁山文化又具备河南淮阳、甘肃天水尚未有遗物能够鉴证的文化(作甲历、定四时、充庖厨等)。

  伏羲文化体系比较全面完善,磁山距祭祀女娲皇宫的涉县不足百里,两地不远,地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时间一致,文化相同,地理位置有着紧密联系,《纲鉴易知录》记有太昊伏羲率部落逐水草而牧,最后选择黄淮平原,居高临水,草木丰茂的宛丘定居下来。确凿的事实说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曾在磁山生活过,创下了世界之最华夏伟业。磁山文化--伏羲文化的源,伏羲文化的根。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