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郧县人拼音-郧县人历史百科
2021-09-24 14:47:19

郧(yún)县人最早在1975年发现于湖北省郧阳地区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梅铺公社西寺沟口大队龙骨洞的直立人化石,因此被命名为郧县人,化石的牙齿与北京人的牙齿很相似,只是尺寸更大一点。郧县人的时代比北京人稍早,或许属于早期直立人范围。

  发现

  1989年,郧阳举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因为此前有人反应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村民在汉江边淘金时,曾从沙砾堆中发现过化石。5月18日,来自郧县博物馆和郧西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来到该村进行现场勘察。当日,在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了骨化石。第二次挖掘时将头骨的两块枕部找回,并在附近挖掘出100多块石器。 “郧县人”2号头骨“青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直立人”阶段人类骨化石中,保存最为完整头骨化石。

  复原

  1990年代,自“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后,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复原方法,但由于技术限制,头骨复原工作一直无法开展。因为“郧县人”头骨被挤压变形,脑腔里的软物质已经被坚硬的钙质胶结物替代,使对头骨化石的复原、观察和测量的难度加大。 直到2003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计算机断层成像室进行合作,对郧县人头骨的255个层面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仪扫描,并使用扫描得到的资料建立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以及用亚洲晚期直立人中的“爪哇人”和“北京直立人”作为参照,从纵、横方向对头骨复原弧度进行估算。 然后交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由中、法两国研究人员共同对郧县人2号头骨“青曲”进行计算机复位和修复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测算出“郧县人”的脑容量值为1065毫升左右,接近于“北京直立人”的脑容量平均值1075毫升,表明“郧县人”处于直立人阶段。

  再次发掘

  2003年12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施工建设。计划2010年向中国北方供水,到时丹江口水库周边方圆300公里的部分区域将被永久淹没,影响涉及学堂梁子遗址所处的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虽遗址核心区在坡上,且学堂梁子遗址总计124200平方米,但工程将淹没遗址核心区的外围,也就是坡下部分地区,为防止会对核心区的文物遗址造成影响,2008年2月中旬,湖北省文物局对学堂梁子遗址进行深度发掘,以保护这一重要遗址。

  新发现

  2012年2月,郧县弥陀寺村青曲中学的一位教师杨正林在学堂梁子遗址上发现一把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3厘米的石斧,之后杨正林又在附近发现其他石器。经武汉大学考古专家初步鉴定,杨正林发现的这些石器,应该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使用的石器。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杨再兴:岳家军中的不屈英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而岳家军则是他领导下的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这支军队中,有一位被誉为第一猛将的英雄——杨再兴。他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的牺牲,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杨再兴,字宗兴,是岳家军中的一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他